•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0802)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案例名称:《我是什么》

    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 陈康英 冯月娴

     

    • 【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 【设计理念】

    字词”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了字词的含义,并且慢慢学会运用。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和灵活运用语言的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自己想说的事物,写自己想写的事物,使学生的表达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与态度目标:

    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阅读素材感悟水的两面性,从而树立科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信息素养方目标: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打写创作有质量的文章。

     

    • 【学习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跨越式课题实验,能独立阅读一定数目的篇章,熟练掌握网上阅读、网上打写、网上浏览等信息技能。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能根据学习的要求进行品词、品句,有初步的阅读理解以及说话、写作的能力。同时,低年级是培养儿童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加强深层思维能力训练及朗读能力培养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 【学习策略】

    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 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主动地“学”。

    1. 创新学习策略: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学生、教材的局限。从单一的、一刀切的“封闭式”教学转变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等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1.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全体、在合作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以及和他人合作的愉悦。

     

    • 【学习资源】
    1. 跨越式资源网站(补充《小水滴的一天》、《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的梦想》等阅读资源;补充灌溉、浇水、洪水等图片)

    2. 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

    3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4、打写创作的留言版。

     

    • 【教学用时】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与态度方面:

    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信息素养方面:(1在说话中培养想象能力,在打写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情景导入,学生猜谜。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好,大自然千奇百怪,千变万化,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你看,谜语车来接我们了,赶快猜一猜,上车吧!

    PPT出示谜语,学生猜出谜底后,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谜底,帮助学生建立图和文字的联系)

    (1)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云);(2)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都不见(雨);

    (3) 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朵朵都是天上来(雪)

    2、板书课题、引入课文。

    教师导语:我们今天来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谜语,看老师写课题“我是什么”。谁来读一读,读准“什么”;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通过猜谜,读题质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学习作辅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

    教师导语:是呀,你们提的问题真有趣!“我”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PPT出示:学生认真听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划下来。 )

    2、学生汇报:“我”是什么?

    3、在识字通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

    教师导语: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自己学会本课的生字吗?快到识字通去试一试吧!

    1)学生进入识字通自主学习、

    2)汇报、检查。

    学生通过读文,初步感知全文的内容。识字通补充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内容,学生在识字通自主学习本课要认的字,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图像和文字的联系,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能力,为后面的打写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指导书写、培养能力

    1、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教师导语:多读是一种识字的好办法,多写更是一种记字的好办法,让我们认认真真地写好字吧。

    2、小组交流,用不同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尽量用编儿歌、编字谜、编故事等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的方法来记字。)

    学生汇报。

    3、出示"我会写"中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指导学生读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4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导语:请小朋友们根据评价小提示,从字的间架结构、重点笔画、笔锋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肯定别人劳动的同时提一些促进同学进步的建议。

    学生评价。

    因为有前面猜谜、和识字通的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激起思维的火花,能根据字型的特点展开想象,编出了许多有趣的儿歌、谜语、和小故事,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写字是第一课时的重要任务,学生通过互评,发挥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对汉字书写的审美能力。

     

    第四环节:朗读全文、感知大意。

    1、学生分自然段读。

    教师导语:小小书法家,欣赏完大家的字,老师想听听大家朗朗的读书声。

    2、学生猜谜语:你知道“我”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学生再次朗读全文,感悟全文的内容,巩固本课的生字,为下节课的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第五环节:拓展阅读、打写延伸

    1、学生读资料库内容。

    教师导语:小朋友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真会学习,小水滴忍不住要夸夸你,他准备带我们到资料城遨游呢?

    2、学生汇报:我也来当小魔法师,选取拓展阅读的谜语考同学。

    3、指导打写:

    教师导语:我知道大家都想当小作家,小水滴满足大家的愿望,我们一起编写谜语书,请看编书要求。

    1)请用本课生字编谜语、儿歌。

    2)用本课生字编一个小故事。

    4、学生汇报自己作品,师生评议。

    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和课文的字词相关的儿歌、谜语、故事、图片等,因此,学生在打写的时候能信手拈来,思维源源不绝,写出高质量的有效作品。

     

    小结:你们的作品真有趣啊!小水滴对我们作品赞叹不已,他要带回去给他的小伙伴看看。他马上就要起程回家了,让我们一起和他说再见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形象思维。

    2、情感与态度方面:

    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3、信息素养方面:在打写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在形象思维训练中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教师引导语:上节课,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位好朋友,它千变万化,就像魔法小天使。它就是:小水滴。(教师贴小水滴图)

     

    直接创设与本课有关情景,以情境带动课文学习,直接进入主题。


     

     

    第二环节: 感受水的变化,进行词句训练

    1. 直观感受水变化的过程,

    教师导语: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奇妙的变化过程吧!

    (播放动画)

    1. 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了解水的多变性

    2.  

      形象直观的动画生动再现水的变化过程,使带科普性的内容不再枯燥乏味。


       

    学生阅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了解小水珠都变成什么,并能画出关键词语。

     

    在读读画画中提高孩子阅读能力,更提高孩子把握重点词语的能力。

     

     

     

    3、感悟水变成云,培养孩子想象能力

    1)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就像可爱的小水滴。小水滴小水滴,现在你们升到空中变成无数的小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了云。我看到不同的云飘过来了,(PPT展示朝霞),早晨,我变成美丽的朝霞,晚上我是美丽的晚霞(PPT展示晚霞),晴天,我穿着白衣服(PPT展示白云),阴天,我穿着黑衣服(PPT展示乌云)。你们想穿什么衣服打扮自己呢?读句子。

    2)教师导语:有时候,我变成小狗的样子(ppt展示小狗样云朵),跟太阳公公说话,小水滴,你们想变什么?

     

    教师率先展开想象,给孩子起示范作用,学生则能轻易受到启发,想象云还能变什么样子,会在空中做什么,形象思维的培养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4、读中感悟水变成雨、雹子、雪

    教师导语:小水滴们,冷风来了,真冷啊,你们冷吗?你这时变成什么落下来?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聚在一块变成小硬球了,你的名字叫“雹子”,冬天到了,你们是不是更冷了?难怪你们披上白色的外套,变成小花朵了,你的名字叫“雪”

     

    在老师引读中孩子们仿佛化身小水滴,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地对孩子们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

     

     

     

    5、了解水出现的地方

    1)教师导语:小水滴,你们完成了这么多的变化,一定很累了吧?你们平常喜欢到什么地方休息一下?

    2)教师范例分享:你们真快活啊!我也想当大水滴,平常我在池子里跟小鱼讲故事,小鱼最喜欢听我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了,小水滴们,你们呢?

    3)学生进行联想,小水滴平常会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学生结合教师示范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让孩子更深入体会水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它们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怎样的表现,让水的形象更贴近孩子的生活。


     

     

     

    第三环节:客观认识水的优缺点,激发环保意识

    1)教师导语:你们是快乐的小水滴,也是温和的小水滴。你们还为人们做过什么好事?又给人类带来什么麻烦?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展示)

    2)认识温和和暴躁是一对反义词

    3)水给人类带来了灾害,这样做好吗?该怎样做?

     

    灌溉田地、冲毁房屋等离孩子的生活很远,通过图片的展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更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激发孩子善用水资源做良好的铺垫,激发环保意识。


     

     

     

    第四环节:阅读拓展,打写创作,互评互通

    1、阅读关于水的文章,拓充知识面

    在我们资料城里还有许多快乐的小水滴,我们看看他跟大自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按要求进入资料城自主学习。

    2、出示题目,明确打写要求

    小水滴们,你的一天是怎么过呢?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你能仿照资料城的文章写一写吗?

    1. 评价小结

    学生通过提出同学文章优点与建议的方法进行评价。

     

    大量阅读给孩子们拓宽思路,孩子想象水滴的一天就是把刚学到的知识内化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通过评价进一步达到互相进步的作用。


     

     

    •            
    • 标签:
    • 小学语文
    • 能力
    • 学生
    • 教师
    • 阅读
    • 教学案例
    • 小水滴
    • 培养
    • 导语
    • 孩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