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复习课的模式和实施(0808)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复习课的模式和实施

    杨文婷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在英语教学中,复习课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在知识网络上的不足,更能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和灵活表达的能力。然而有些老师并没有理解复习课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味地从考试需要出发,过分强调对知识的检测,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中,把复习课上成了“检测课”或者“练习课”。有些老师担心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遗忘,而把复习课变成新授课的重复,又重新教授单词和句型。另外,还有些老师为了调动复习课的课堂气氛,采取各种活动或游戏方式孤立地复习单词或句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实际上效率低下,而且没有交际性。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与新授课有本质的区别。对于语言教学,北师大何克抗教授提出:“言语交际”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掌握言语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英语教学要坚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贯彻“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言语交际最终要落实在“听”和“说”上。复习课也是如此,而且应当是更能体现言语交际的课型。复习课的目标除了要求学生能在交际中巩固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更强调要求学生能将这些单词和句型迁移运用到其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复习课实际上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课。

     

    一、复习课的一般教学模式:

    1、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本环节的情境创设不仅仅是将学生引入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情境中的交际,梳理出本单元涉及到的单词和句型等知识。由于学生语言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材料或者实物、面具、手偶等来解释情境。要一定的交际情境中单元知识的梳理,同时可以借助概念图等信息化认知工具来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类。下图就是利用概念图来梳理单元知识的典型例子:

    2、贯穿情境,单元主题表达。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言语交际中运用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选择1~2个听读材料(听读材料的内容要跟本单元的内容紧密相关)来贯串情境,在交际情境中,通过师生示范、生生交际等形式重点运用本单元中的课标和拓展的单词、句型,融会贯通单元知识。

    3、情境延伸,自主听读。

    言语交际要在相应的“听说环境”中进行,“听”、“说”作为言语交际输出和输入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说”的环境可以通过“师生交际”、“生生交际”来实现,而“听”的环境需要借助大量扩展听读材料的支持。因此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准备大量的扩展听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听读,并为最后的综合表达环节作铺垫。扩展听读的材料不但要有数量上的保证(4~5个为宜),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听读完这些材料;还要有质量上的支持,扩展听读资源的内容要和单元内容、课堂情境紧密结合,并突出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以及不同情境的表达需要。在复习课中,扩展听读资源的形式除了对话材料之外,更需要有一些内容生动、具有情节性、趣味性的篇章故事,尤其是经典小故事。

    4、情境运用,综合交际。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言语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教师根据单元知识和能力目标,结合情境,为学生提供1-2个真实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达任务,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知识以及先前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并迁移到当前合适的情境中。如果需要的话,学生还可以完成写作表达任务。综合交际涉及到的语言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在演示课件上提供Key Points(如图片+关键句型或短语)为学生提供支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提到的概念图工具作为交际支架,如下图所示:

    5、展示交流、总结下课。

    学生交流展示其表达作品,教师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结束单元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作用:

    1、创设情境。复习课强调在语言情境中进行交际、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因此情境创设是复习课最为关键的一环。计算机可以提供图、文、声、动画并茂的直观多媒体材料,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言语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情境。

    2、资源提供和共享。语言的输出表达是以大量的听读输入作基础的,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听读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读进度和篇目。

    3、言语表达的支架。学生在言语表达的能力上是存在差异性的,信息技术可以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达支架,如前面提到的图片+关键句型或短语、概念图工具等,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4、学生作品交流展示工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展示学生交流、表达的作品,如学生手工画、写作表达作品,既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复习课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一、坚持以“交际”为中心,复习课强调对单元的句型和单词的综合运用,但具体的教学环节不一定局限于某个模式或者“三说两听”模式。在坚持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前提下,课堂上可以有多次的扩展听读和综合表达环节。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相关、可扩展性和连贯性。交际离不开情境,语言的交际表达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首先,创设的情境要真实,要以小学生的语言生活为基础,来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是他们在现今或者将来进行语言交际常接触到的事物,以便学生能够迁移运用。要让学生置身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而不是脱离情境的机械操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材料(图文声并茂)、学生的手工画、实物或者照片等工具。其次,创设的语言表达情境和学生的交际任务要有相关性,不要为了达到所谓的交际而牵强设置情境,交际任务的内容和情境要相关或匹配。第三、情境的内容要具有可扩展性,即学生在情境中交际运用到的单词、句型应该是丰富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最后,一堂课设置的情境要有连贯性、前后一致性。一堂课上的多次交际表达可能需要不同的情境,而这些情境应该是前后连贯且层层递进,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情境。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保证学生自主听说的时间。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复习课上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讲授,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的作用可以适当弱化,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境的创设、交际的示范和检测上。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听说环境。

    四、复习课的内容要能承前启后,基于本单元知识,又不局限于本单元知识。在复习课的综合情境中,既能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又能提前渗透后续的知识,也正是这种“前拉后拽”滚动式的语言学习方式,知识才不容易被遗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语觉论与英语教学改革 http://www.etc.edu.cn/academist/hkk/yujuelun.htm

    2. 孙众 第五届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全国研讨会讲稿 小学中高年段英语跨越式教学的发展

     

     

    2、贯穿情境,单元主题表达。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言语交际中运用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选择1~2个听读材料(听读材料的内容要跟本单元的内容紧密相关)来贯串情境,在交际情境中,通过师生示范、生生交际等形式重点运用本单元中的课标和拓展的单词、句型,融会贯通单元知识。

    3、情境延伸,自主听读。

    言语交际要在相应的“听说环境”中进行,“听”、“说”作为言语交际输出和输入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说”的环境可以通过“师生交际”、“生生交际”来实现,而“听”的环境需要借助大量扩展听读材料的支持。因此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准备大量的扩展听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听读,并为最后的综合表达环节作铺垫。扩展听读的材料不但要有数量上的保证(4~5个为宜),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听读完这些材料;还要有质量上的支持,扩展听读资源的内容要和单元内容、课堂情境紧密结合,并突出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以及不同情境的表达需要。在复习课中,扩展听读资源的形式除了对话材料之外,更需要有一些内容生动、具有情节性、趣味性的篇章故事,尤其是经典小故事。

    4、情境运用,综合交际。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言语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教师根据单元知识和能力目标,结合情境,为学生提供1-2个真实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达任务,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知识以及先前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并迁移到当前合适的情境中。如果需要的话,学生还可以完成写作表达任务。综合交际涉及到的语言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在演示课件上提供Key Points(如图片+关键句型或短语)为学生提供支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提到的概念图工具作为交际支架,如下图所示:

    5、展示交流、总结下课。                                     

    学生交流展示其表达作品,教师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结束单元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作用:

    1、创设情境。复习课强调在语言情境中进行交际、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因此情境创设是复习课最为关键的一环。计算机可以提供图、文、声、动画并茂的直观多媒体材料,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言语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情境。

    2、资源提供和共享。语言的输出表达是以大量的听读输入作基础的,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听读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读进度和篇目。

    3、言语表达的支架。学生在言语表达的能力上是存在差异性的,信息技术可以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达支架,如前面提到的图片+关键句型或短语、概念图工具等,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4、学生作品交流展示工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展示学生交流、表达的作品,如学生手工画、写作表达作品,既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复习课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一、坚持以“交际”为中心,复习课强调对单元的句型和单词的综合运用,但具体的教学环节不一定局限于某个模式或者“三说两听”模式。在坚持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前提下,课堂上可以有多次的扩展听读和综合表达环节。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相关、可扩展性和连贯性。交际离不开情境,语言的交际表达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首先,创设的情境要真实,要以小学生的语言生活为基础,来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是他们在现今或者将来进行语言交际常接触到的事物,以便学生能够迁移运用。要让学生置身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而不是脱离情境的机械操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材料(图文声并茂)、学生的手工画、实物或者照片等工具。其次,创设的语言表达情境和学生的交际任务要有相关性,不要为了达到所谓的交际而牵强设置情境,交际任务的内容和情境要相关或匹配。第三、情境的内容要具有可扩展性,即学生在情境中交际运用到的单词、句型应该是丰富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最后,一堂课设置的情境要有连贯性、前后一致性。一堂课上的多次交际表达可能需要不同的情境,而这些情境应该是前后连贯且层层递进,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情境。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保证学生自主听说的时间。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复习课上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讲授,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的作用可以适当弱化,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境的创设、交际的示范和检测上。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听说环境。

    四、复习课的内容要能承前启后,基于本单元知识,又不局限于本单元知识。在复习课的综合情境中,既能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又能提前渗透后续的知识,也正是这种“前拉后拽”滚动式的语言学习方式,知识才不容易被遗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语觉论与英语教学改革 http://www.etc.edu.cn/academist/hkk/yujuelun.htm

    2.         孙众 第五届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全国研讨会讲稿 小学中高年段英语跨越式教学的发展

    • 标签:
    • 学生
    • 情境
    • 语言
    • 复习课
    • 单元
    •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复习课的模式和实施
    • 表达
    • 运用
    • 交际
    • 言语
    • 知识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