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教学之“精加略”的尝试(1206)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教学之"精加略"的尝试

    ——以《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两课为例

    刘小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基本媒介工具。从单元整体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到中年级之后,小学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进行组织,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开展教学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在单元分析基础上,采取“精加略”的方式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网络环境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们在小学语文中高年段的教学中围绕“精加略”模式做了大量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中的“精加略”课型,就是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精略结合的教学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法、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独立读写能力和整体赏析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精略结合的课文时,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深挖两篇课文的结合点,如主题相关、内容相关、写法一致、结构相同或相近等。下面以《最后一头战象》与《金色的脚印》相结合的精略结合课为例进行阐述。

     

    • 从单元入手分析教材,巧抓结合点,确定课时目标

    《最后一头战象》和《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两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讲述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深切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同时从心灵深处感受一次次震撼和冲击。本单元课文的共同教学目标有二: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学习作者描写真挚情感的具体方法。

    其中,精读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记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它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凭吊战场、最后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略读课文《金色的脚印》主要讲述了男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老狐狸知道后,给小狐狸送食、喂奶,最后想出种种办法拯救小狐狸的故事。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写作方式十分相似,学习方法也可以迁移,因此,将《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这两篇描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情感并且在主题思想和写作方法上类似的课文结合在一起进行讲授。这两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①感受令人感动的场景,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并畅谈自身感受;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精美语言;③抓住文章重点段落,聆听战象嘎羧的心声,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情;④抓住文章重点语句,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⑤引导学生将精读课文学习中习得的写法、学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 借助多媒体,品析课文,突破重点——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小学六年级学生具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思维特征,已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在经过近三年的跨越式教学试验后,他们热爱阅读,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朗读能力、写作能力都较强,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根据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在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创设情境,通过配乐朗诵节选自《泪的重量》的一段文字:“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激活人的思维,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再加上朗诵文本内容蕴藏的意境与韵味,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想象、感受文字的无形力量,走进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这种配乐朗诵的方式也促使教师跨越课堂的藩篱,不断拓展自身的创造力。

    学生入情入境之后,教师适时抓住本节课重点,有侧重地品析了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这三个场景中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土坑约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分别抓住三个场景中的这三句话,让学生反复去朗读、去体会,并说说自己的看法,谈谈朗读的感受,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讲再回战场的场景时,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深刻体会即将离世时的嘎羧怎能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巧妙设置对比,入境入情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师: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样子,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嘎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嘀嘀嗒嗒地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之后,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师: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道:“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出的是——

    生:一头年轻的战象。

    师:焕发了青春英姿的战象。我读的是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张开眼睛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是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战象。

    师:我读的是精神萎靡、即将辞世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的战象。

    师:同学们,就把你们心目中这头英武豪迈、奔赴战场的战象读出来吧。(音乐起)(学生配乐朗读全段)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引导学生抓住以上几处重点的描写,尤其是神态动作的描写,细细品读,深深感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之后又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抒发感情的音乐背景,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和文本达到高度统一。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热爱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愫,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 由战象嘎羧到狐狸一家的情感延展,由学到练

    精略结合主要是让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略读实践中。《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其实更多地是在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作者认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战象嘎羧深沉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同样《金色的脚印》也是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透露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因此,将两课精略结合之后,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法与写法可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及时巩固与发展,学生思维也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在略读课文《金色的脚印》学习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时间和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因此,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以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几件事为核心问题作为切入点,然后提供表格作为支架,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在计算机上共同完成表格,方便全班及时反馈和交流。这种精略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真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表格如下)

    事件

    小狐狸

    (动作、神态)

    公狐狸

    (动作、神态)

    母狐狸

    (动作、神态)

    正太郎

    (动作、语言、神态)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 课堂拓展动物小说,由练到用,步步深入

    第三课时以掌握作者的表达方法为目标,加强习作。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抓住对人物(动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以此表达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生单从课文获得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于分析问题及表达的需要,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大量材料,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和《金色的脚印》时,让学生进入网络平台阅读相关的动物小说,如:《红奶羊》、《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等文章。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这样,网络教学轻而易举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学生由精读课文的学习,再到略读课文的练习,学生拓展阅读结束后再进行网络习作,主题是: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要抓住动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整体学习由浅入深,学生们兴趣很浓,在比较轻松、愉快和有趣的环境下完成网络习作,并可基于网络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们在修改别人习作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进而加以修改完善。最后,评出最好的作品共同欣赏。这样,学生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读写能力。

     

    • 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精加略结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以探求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将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进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参与跨越式课题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精加略”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学,准确找到结合点的基础上,灵活、有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围绕目标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更加凸显出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特征,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 标签:
    • 教学
    • 学生
    • 阅读
    • 感受
    • 狐狸
    • 课文
    • 教学设计
    • 动物
    • 语文
    • 神态
    • 一头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