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修改版2)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登黄山偶感  

     

    登黄山偶感  

    江泽民 

    遥望天都倚客松,

    莲花始信两飞峰。

    且持梦笔书奇景,

    日破云涛万里红。

    • 画天都峰自题

     

    画天都峰自题

    刘海粟

    九上黄山绝顶人,

     

    纵横古今感微尘。

     

    笑煞天都峰巅客,

     

    人间咫尺数烟云。

    刘海粟,现代作家,以上作于1982年8月。

    • 天都峰诗词片段

    1965年5月,董必武爷爷登上天都峰,题了下面的诗句:      

     

    奇险天都著(zhù),遥观亦有缘(yuán);

    大雄无与并,苍(cāng)浑(hún)莫之先。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天都峰的民谣,如:

    “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

    清代诗人许全治在他的诗中记录了鲫鱼背险峻:

    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明。

    游人尽是批麟(lín)客,竹杖芒鞋脊(jí)上行。

    想一想

      1、这些诗分别都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不同作者的不同感受吗?

      2、你还能搜集到一些类似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诗句吗?

     

    • 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


        槐(huái)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
    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bāo),那花苞米粒般(bān)大小,散发着淡淡
    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从中,轻轻地随风飘动,
    它们一点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贝。槐米,可以入药,还能
    做染料。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
    用槐米换来的。
        八月,天多热。鸡热的耷(  dā)拉着翅膀,狗热的吐出舌头,蝉热的
    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槐乡的孩子可不怕
    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
    了小山上。男孩常常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
    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sāi)着槐米,头一点一点地,像觅食的
    小鸭子。当缕(lǚ)缕炊(chuī)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
    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树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孩子们的小床
    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
    火热的劳动中……
    课文题问:
    1.    课文中的缕缕炊烟指的是什么?
    2.    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生活的快乐吗?

    • 小作家

     

    1.谈谈你参加过哪次劳动是最快乐?

    2.小朋友,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吧,说说你的快乐生活吧,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 美丽的村庄

                     美丽的村庄

         内蒙古额济纳旗额济纳旗一完小三年级二班 杨卫轩


    想一想:

    1.你从哪些词汇中看出了村庄的美丽?

    2.作者都描绘了那些景物呢?

        放暑假了,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早晨,我推开窗户往外边一看,只见红红的太阳从
    东边升起,射下万道霞光。我来到田野,一个小男孩
    赶着一群肥胖的山羊往草地跑去,还有牛、马都在低
    着头悠然的吃草,路旁,一棵棵粗壮的树,绿树成阴。
    枝繁叶茂的树林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挡住了似火的骄阳,
    真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啊!

        田野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夹杂在绿油油的麦苗里组成了
    一幅幅美丽的春色画卷,令人赞叹不已。

        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小村庄,这片如诗如画的土地……

     

    • 割稻记

                                割稻记

    想一想:

    1、我是怎样学会了割稻?

    2、通过割稻谷我学会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暑假里,稻谷成熟了,远远望去,遍地铺金,稻杆被沉甸甸的大穗儿压弯了腰。
    轻风拂过,微微地荡漾着。这正是“双抢”季节。人们忙着抢收,又忙着耕种,田野
    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

        这天,碧空如洗,烈日当空。我家也开始收稻谷了。我拿着镰刀来到田里,田野
    里到处是“沙”“沙”割稻谷的声音,像蚕宝宝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似的。看到别人
    割很容易,左手抓住一把稻杆,右手挥起镰刀,“嚓!”一把稻谷就割下来了。这种
    活儿我虽没干过,但这么容易,谁不会割呢!这回我要在姐姐面前显显身手了。开始
    我学他们的样割,有点迟钝,慢慢地,我割得越来越快了,我挥起镰刀,如同风车一
    般向前割,一下子就把哥哥、姐姐他们抛在后面。

       “噗嗤!”身边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姐姐在笑我。我丈二
    和尚摸不着头脑,莫明其妙地问:“笑什么?”姐姐笑着说:“瞧,割的稻谷像啥样
    了,稻谷长这么高,你却割得那么矮,差不多连泥巴都挖掉了。”接着又捧腹大笑起
    来。我一看脚下,果真像姐姐说的那样。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争辩说:“这样割不
    行吗?谁像你们割稻谷还讲这么多规矩。”姐姐说:“稻谷这么高,要割得高些,这
    样打的时候才方便!”我还想再争辩,只见姐姐手握镰刀,移动弓步,“嚓嚓嚓”地
    就要追上了我。看着她那熟练的动作,我不由得暗暗地敬佩:真是我的好姐姐啊!我
    学着她的样割起来。当姐姐和我拉平了的时候,咦,这回她没嘲笑我,反而夸了我几
    句。我们齐心协力,一亩多的稻田一下子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一扫而光。我家割
    完了,我就和姐姐去帮叔叔家割。

        叔叔家的稻谷很矮,可我却割得好高,姐姐又笑起来,说:“瞧你,做事尽是木
    头木脑的,我们家的稻谷长得和叔叔家的不一样。这次要割矮些,才容易打。”听了
    这话,我的脸恐怕红得像只熟透了的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总觉得第一次割
    稻谷,就显得这样无能,太屎了。可又想:姐姐不是在教我割稻谷的方法吗?老师在
    辅导我学习的时候,也教过我不要死板的。啊,原来是这样,以后学习也得多动动脑筋了。

        大阳下山了,稻谷也终于割完了,可把我累得精疲力尽。但我心里却特别高兴,
    因为今天我不但学到了一样粗农活,而且还明白了一层细道理。

    • 植树

                             植树

    想一想 :

    为什么要植树?植树有什么好处?

    春天到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燕子飞回来了。同学们在一个小区旁边的公
    园里植树。

        有的同学挖坑;有的同学提水;有的同学栽树;还有的同学填土。小华对小红
    说:“你把小树苗扶好。我用铁锹给小树苗培土。”小红说:“好!那我们就开始
    行动吧!”说完小华和小红就开始行动了。小红双手扶着小树苗,小华双手拿着铁
    锹给小树苗培土。不一会儿,同学把一棵棵小树苗栽好了。一阵风吹来,小树苗在
    像同学招手,好像在说:“谢谢你们,把我们栽好了。”

         同学们看着他们栽的树,高兴极了。

    • 做做家务也开心
    做做家务也开心
     

    想一想:

    1、文中小作者“我”做了哪些家务?

    2、 小朋友们自己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过家务?你喜欢做吗,为什么?

      今天上午,在爸爸的提醒下,我发现,家里的客厅真是好乱啊。我就自告奋勇地整理起客厅来。
        首先,我清理VCD影碟的矮柜。我先把影碟擦干净,又把摆
    放的地方擦干净,最后把影碟依次放进去。哈,我的动画片影碟又变得井井有条了。
        整理好了这一块,转头看看存放茶具的小柜和茶几,哎呀,
    简直是乱成了一团。我又接着干了起来。一不小心,我摔破了两个杯子,不敢出声,想看爸爸会有什么反应?却听到爸爸说:“没关系,做事时犯点小错,我不会批评你,继续好好干。”我放心了,觉得刚才的紧张是多余的,因为爸爸一贯就是这样,当然我做得就更仔细了。
        干完了这些,我站直了身子看看刚才的劳动成果。看见地板
    上还有很多垃圾,有灰尘、有棋子、有塑料瓶、还有瓜子
    壳……。我连忙拿来扫帚,边扫边查看,是不是能找到前两天掉下的小东西,这一扫就扫了半个小时。正在家中电脑间做事的爸爸说话了:“小蓓,做完了没有?可以来写作业了吗?”我说:“快了,再等十分钟。”爸爸“哦”了一声答应了。20分钟过去了,爸爸的声音又从房间里传了出来:“怎么这么久啊,10分钟早过了?”我说:“不是啦,这里好难扫啊!”爸爸说:“嗯?怎么了?”我说:“地板上有块泡泡糖。”爸爸起身走了出来:“哦,还是你上次掉的。”我有点难为情:“嗯,粘在地板上了,爸爸你来帮帮我。”“好啦,真拿你没办法,不过你今天表现真不错。”我听了表扬心里美滋滋的,看见爸爸几下就把地上的泡泡糖弄掉了,我也拍了爸爸一句马屁:“爸爸你真厉害!”哈哈!
        妈妈下班回来,见到客厅里焕然一新,问是谁做的?我心里
    正得意地想着,爸爸立即大肆地表扬了我,说全是小蓓主动干
    的。哈哈!我听了好开心。今天我感觉到了,花时间办好了一件事,还得到了赞扬,真是件快乐的事情。

    • 勤劳自强的武文梅

                         勤劳自强的武文梅


    想一想:

    武文梅在艰苦的环境下,是怎样坚持学习的?

        1990年10月,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代表欢聚一堂。在大会代表发言的时候,一位农村小
    姑娘第一个走上了讲台。她就是山东省肥城县孙伯乡南栾小学五年级学生武
    文梅。

        文梅7岁那年,南栾小学给她送来了入学通知书。正当她沉浸在欢乐之中
    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父亲遭车祸去世的噩耗。文梅的爷爷经受不住这样沉重
    的打击病倒了,奶奶哭瞎了眼。不久,妈妈也离家出走了。

        不幸并没有使文梅屈服,她毅然挑起了家务的重担。挑水、做饭、洗衣、
    照顾年幼的弟弟、服侍年迈多病的爷爷和奶奶,家里的责任田她全包了。

        常年的艰苦生活,使文梅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作业本用
    完了,就用封面,字写得密密麻麻,不留一点空白。别人扔掉不用的练习本,
    她拣起来,说声:“没用完就扔了,多可惜!”放进书包里继续用。铅笔用
    得捏不住了,就用废纸卷上一个长长的尾巴继续使用。

        1988年春节,爷爷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给文梅,让她给自己和弟弟
    添件新衣服。

        姐弟俩可高兴啦!因为他们已经许多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那天晚上,文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想,新衣服只是穿在身上
    漂亮,自己现在还小,更需要的还是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如果用这些钱去买书,
    那该多好啊!

        第二天一早,她便拉着弟弟的手对弟弟说:“雷锋叔叔一生艰苦朴素,
    衣服补了又补,而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全部寄给灾区人民。我们也应该像
    雷锋叔叔那样,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啊!”

        弟弟十分懂事地点了点头说:“姐姐,你说怎么办吧?”

        文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弟弟,姐弟俩用买衣服的钱,高高兴兴地
    从书店捧回了许多课外读物。

        几年以后,文梅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少年。
    1991年她当选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并荣获全国“扬起理想风帆驶向
    成才彼岸”银帆奖。

    • 打麦场见闻

                打麦场见闻

               内蒙古阿旗双胜镇中心小学 全加

     
    想一想:

    1.小作者在打麦场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你看小作者是如何描写天气的炎热的?

    3.作者为什么去了打麦场,就说“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呢?

        暑假里的一天,爷爷让我和他一起去打麦。

    打麦场在南山公路旁。小山似的麦垛散落在山坡上,
    绵延二三里长。麦垛间的空隙,就是打麦的地方。

        正值头伏,人们拿来的凉水,不一会就成了温水;装
    在塑料袋里的黄瓜,顿时晒蔫( ni ā n )了,吃一
    口软绵绵的;铁叉、木锨、扫帚直烫手;人们光着膀
    子,穿着短裤,还在不停地流汗,干一会活儿,就咕
    咚咕咚地喝水。我照葫芦画瓢( pi á o ),别人干
    什么,就跟着干什么。一位帮忙的大伯说:“这小子
    干活还挺有眼色。”

        打场主要的一道工序是轧 (y à ) 场。轧场时,有的
    干脆就用三轮车或汽车在麦子上面轧。鞭声、笑声、
    人喊声、马嘶声、赶牲口的吆喝声、机器的轰鸣声,
    汇成一支奇妙的交响曲。偶尔,远处腾起一股黄烟,
    那是在扬场了。

        下场了,看着那一排排挺腰凸肚的袋子,真叫人羡慕。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指着他的口袋,夸口说:“我的
    袋子有公有母,今年正好五十对,明年就是一百五。”
    另一个人打趣说:“你不搞计划生育,当心罚了你。”
    “这样的小崽( z ǎ i )下得越多越好!”逗得在场
    的人都笑起来。

        中午,不知是为了多干活,还是凑热闹,打场人大都是
    在山上吃饭。三个一簇,五个一伙,车篷下面,阳伞底下,
    用衣服和麦秸搭的小棚里,到处都是人。有的几家人聚在
    一起,手抓馒头,大葱蘸酱,咸菜疙 (g ē ) 瘩 (da) ……
    坐着的,蹲着的,边走边吃的,随自己便。还有的喝着冰茶
    和啤酒,吃着咸鸭蛋。不知是谁,放起了录音机,年轻的人
    们随着唱起来。几个不知累的男女还伸胳膊蹬腿,跳起了自
    编的迪斯科。年龄大的不看“扭屁股舞”,抽着旱烟,说梁
    山好汉,讲《西游记》里的妖精。累了的,吃完饭,倒头便睡,
    头发和麦秸搅成一团,脸上背上扎满麦糠( k ā ng ),也不
    在乎,不一会就打呼噜了。

       下午三点半,我和爷爷打完了麦子。过去背诗时,感情停在书本上;
    打了这场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才印在了脑子里。
    这大概就是爷爷让我去打麦的原因吧。

    • 标签:
    • 第九册
    • 单元
    • 描写
    • 语文
    • 之爱
    • 学习
    • 学生
    • 导读
    • 文章
    • 第六单元
    • 课文
    • 父母
    • 小学
    • 人教版
    • 学会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