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湾乐贤坊小学-李映虹-《北京》第一课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草虫部落 拓展阅读—一只蝴蝶

    小问题:文中描写了一只什么样的蝴蝶?

     

    一只蝴蝶

       远远地,我看见一只蝴蝶。

       那是一只洁白的、漂亮的蝴蝶,翅膀大而轻盈。瞧,它正在风中翩翩起舞呢 ! 我继续向前走着,想更清楚地欣赏它。

       它像一架性能优良的战斗机,在空中做着高难度的飞行表演,一会儿向前俯冲,一会儿向后仰滑,面对强劲的风力毫不退缩,一直保持着两翅张开的姿势,它似乎不知疲倦,依然保持着这个姿势,兴高采烈地与大风嬉戏。

       一群蝴蝶看到了它,欢快地扇着翅膀朝它飞去,绕着它跳舞,但它却无动于衷,依然高傲地独舞,完全没有同类相遇时的亲热和喜悦。那几只蝴蝶似乎生气了,一起围上去,想责问它,但不到两秒钟,它们“轰”的一下子全部散开了,像一群受惊的小兽,四下逃窜。

    • 如何阅读

    谈谈“情景交融”任中杰

    小问题:如何能够创作出情景交融的诗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这一绝句,初看上去,纯然写景,未露丝毫情意。仔细读来,却如罗大经所说:“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其中寓有诗人的一片“真乐”。这种写法,即所谓“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费经虞语)。无怪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语)。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顾起元说:“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佚丽之形出焉。”用现在的话来说,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虽则,胡应麟曾称道王勃五言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张戒也说:对景言情,“此乃众人之所同耳”,杜甫则“对景亦可,不对景亦可”。这是说,诗歌以言情为主,诗中不著景物,也未始不能写出好诗。被称做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即是如此。然而,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
        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而且,“情融乎内而深且长”,“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刘熙载说得好:“‘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有何意味?”一首简短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载之下,犹能感荡人们的心灵,怕是和它善于写景,“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相显然,生韵亦流动矣”(陆时雍语)有关。
        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好在“近而不俘,远而不尽”。这就往往能做到象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各自领略到创作与鉴赏带来的美感。
        诚然,以情景二者而言,情为主,而景为从。因此,徒自描摹,为写景而写景,纵使声、光、色、态俱全,日月迭璧,山川焕绮,也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不足与诗歌意境的创造。大谢(灵运)、小谢(眺),有时不免为后人所诟病,就因为他们的诗作往往景多而情少。更不必说有些摹拟之作,描绘景物,尽成堆垛,其中缺少真情实感,而窒息着诗的生命。深情是诗歌生命之所系,诗人必得“以情会景”。否则,“本自无意,不能融景”。费经虞说得好:“……青山、绿水、白云、红树无诗不有,而必知所以用之,非遂以此为诗也。”刘熙载则提出了“重象尤宜重兴”的说法。他说:“春有草树,山有烟霞,皆是造化自然,非设色之可拟。故赋之为道,重象尤宜重兴。兴不称象,虽纷披繁密而生意索然,能无为识者厌乎?”
        诗人写景抒情,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相间,具体写法,不一而足,要在善于变化。试看杜甫如下三首诗: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倦夜》

        这首诗前六句写景,一句一个画面,从初更人定依次写到天色微明。前四句仿佛客观地摹写,五、六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而以飞萤、水鸟相比,暗示着诗人身世的孤凄。第七句点明诗人一夜未眠的原因,第八句总摄全诗,诗人叹息一夜的大好时光白白地过去了。这一句,犹如神龙掉尾。有了这一句,前六句景色全活了。原来诗人忧念国事,感叹身世,而一夜未眠。唯其彻夜静卧未眠,对于外界的景物变换方才体察得如此深细,而其间正以情贯之。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

        这首诗第一联自嘲亦复自负。第二、三联,情景相间,虚实并举,既写景又抒情,浑然融成一片。诗人用“共”、“同”、“犹”、“欲”四字,把客观景物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最后两句,写出诗人“老骥伏枥”的情怀,意气昂扬。赵汸曾分析中四句说:“此诗中以情景混合言之,云、天、夜、月、落日、秋凤,物也,景也;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凤而欲苏与,我也,情也。他诗多以景对景,情对情,人亦能效也;或以情对景,则效之者已鲜:若此之虚实一贯,不可分别,则能效之者尤鲜。”
    通过上述三诗,似可约略懂得情景交融变化之法,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情景交融, 关键在融。有些诗,情景并同, 然而妍媸各别。谢榛曾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这大约是因为,司空曙的两句诗,仿佛信手拈来,抒写自然,善藏善露,能给人以更多的关感。也就是情与景融合得好,不露痕迹。可知,同是情景交融,也自有高低优劣之分,或者说是有程度的不同。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情景浑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传统的美学观念中有一个显著特色,即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因此,诗人们往往迫求一种“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的理想艺术境界,物我同一,浑然无迹。正如黄宗羲所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与此相联系,诗人抒情写景,莫不“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因此之故,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方面,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比如,“大概李(白)写景入神,王(昌龄)言情造极。”(胡应麟语)又如:“耆卿熔情入景,故淡远;方回熔景人情,故秾丽。”(周济语)如此等等。
    情景交融,说到底不过是创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而要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最终还得看整个诗篇的立意。所谓“情景交融,错综唯意”(胡应麟语),所谓“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惟意所适”(王夫之语)。这都较明确地指出了在情景交融过程中,意所应有的统摄作用。所以,抒情写景,贵在立意,而立意愈高,越能统摄全文。。

    如何读诗──以诗阅读人生   简政珍

        诗是怎么一回事?是一个诗人在宿醉后的疯言疯雨?还是骚人墨客的强说愁?是一个人打翻墨水的意外事件?还是文字书写者的短线操作?假如诗是诗人如此自暴自弃的情绪倾泄,读者不懂诗,正显现一个读者高超的品味,因为我们不必为诗人错乱的呓语废寝忘食。但假如是真正一首诗,一首好诗,读者却不能进入诗中的文字世界,读者可能要自省是否对人生已没有感觉。
        一个生活细致的人,也必定比较能感受语言的细致。诗是诗人和现实辩证后的产物。读一首诗正是阅读表象文字之后的沉默。但在这声光闪烁喧嚣的时代,在这一个双脚随着狂热的旋律,随时都要带着身体摇摆扭曲的时代,大脑怎样在沉静中体会隐约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
        首先,人要在喧嚣的场景里,仍然能享有宁静的气氛。在观察和卷入辩证的瞬间,喧嚣的场景反而变成哲思的对象。诗人抓取这样的瞬间和内心调变,化成诗的文字,读诗的人,在这心灵宁静的瞬间,透过诗的文字引发内心的情感和思维,而发现一个深邃却未曾自觉的自我。
        其次,诗是以意象思维。阅读诗的能力主要是将意象可视化的能力。而能将意象可视化又主要牵系着对人生感受的敏锐与否。将逐次说明之。
        (一)意象结合物象和人的情感及思维。它不是现实客体直接的投影。能将意象可视化,意谓读者已「看」到其中人生的景致。对生命越纤细的人越能明晰地看到意象的轮廓。读者是否能在「从云的舞姿看到风的飞扬」这样的诗行里,感受到表象云的形容,暗藏风的姿态,而风的形象本来是看不见的。从表面的客体,「看到」自然、现实里客体的相互纠葛,是读者阅读诗和人生极重要的起点。换句话说,读者要能在表象看得见的部份,看到一般人「看不见」的部份。一个能在意象里「洞见」到别人所「未见」的人,一定也是在生活上较纤细敏锐的人。
        (二)意象有时是自然和人事交融的情景。诗是语言对人生的映照和反应。在「爆竹把时光炸成剩山残水」里,读者是否能感受到因为时空的变异,原来的山河已改变了面目?而这样的感受,在年节点燃爆竹时,特别能触及到意识的伤痛。看到一个完整的爆竹,炸成碎裂的纸片,在烟硝味中,岂不是「剩山残水」具体而微的隐喻?这不仅是一个游子或是放逐者的感受,任何感觉往日不再,儿时清丽新的山川已童山濯濯,河水已变成臭水沟的人,也都能引发时空迭景对应的感怀。
        假如读者对人生没有这一层感受,对这个意象也可能没有感受。但这并不表示:读者必须要亲自经历文字所描述的经验,才能感受诗里的人生。想象力是人极重要的资产。但想象力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落实于人生。假如我们能对「他者」的苦痛都能感同身受,他人的经验也能经由想象撼动我们的心弦。假如我们能体认到:报纸登载的是都是我们的事,只是用了别人的名字,我们一定都生活在「有情众生」的氛围中,虽然我们不一定有具体的真实经验。
        (三)因此,当我们阅读到「国库里要滋养一些蛀虫来抑止通货膨胀」,我们除了「读出」其中的讽刺外,也应该自问是否感受到诗行中的无奈和苍凉。假如整个生活的空间和自己无关无涉,诗行所指涉的现实只是提供一个嘲笑的对象。但假如我们正如梅卢庞帝(Merleau-Ponty)所说的,只有经由客体,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嘲讽的笑声可能暗藏无声的叹息。诗行真正要引发的不是无谓的讪笑,好诗通常不是提供二元对立的笑声和眼泪,而是主体和客体交融的苦涩的笑声。只有对人生有纤细的体验,读者才能品尝意象的错综复杂的余味。
        (四)有时意象不必经由语言压缩,而产生迂回的文字;它只是将不同时空的景象加以组合,而产生新鲜感。「昨日你喷撒大量的口沫,今天果然爆发如此的风雨」。在这个诗行里,逗点的前后,完全是现实情景直接的描述,语言没有经过精简而产生稠密感。但逗点又像电影剪辑的衔接点,将两个本来全然无关的情景并接,使景象激荡变成诗的语言。好似今天风雨的狂泻是因为昨日「你」言语的嚣张和泛滥。两个不同时空的景象变成互为因果的逻辑。两种现实的场景撞击发出生命的火花,而展现一个不熟悉却真确的现象。诗正是使读者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看到崭新的面貌,从熟悉中「看到」不熟悉。
        假如读者能以「剪辑」的观念来看待意象,周遭的事物,无不充满了延生意象的可能性。例如,停电后,黑暗中灯亮的一剎那,原来安静无声的收音机突然报导了一则晴天霹雳的消息,这样的场景可能触发如此的意象:「灯亮的时候,是黑暗时代的来临」。意象不是刻意制造反讽,但诗人纤细地捕捉生活的细节时,已自然地写出反讽的意象。
        (五)有时诗不一定要基于诗行个别意象丰富的寓意,它可能建立在前后文所激发的情景而产生戏剧性。试看下面的诗行: 
    过年的时候
    你在千里外磨牙
    到了这个年龄牙根已稳固
    别离的滋味也经得起咀嚼 
        这些不经过压缩,不完全靠剪辑,文字读起来滑溜如散文的文字,却勾勒出诗的情境。关键在于诗行构筑出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因此读者需要在类似散文的文本里,培养出区别散文和诗的能力。以这些诗行为例,表面如散文,但在情景和情景的串接上,却留下一些空隙。「千里外磨牙」是具像的白描,但似乎又含蕴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调。同理,「别离的滋味也经得起咀嚼」也包含了表象和实质感觉上的辩证。这个诗行表面似乎是说,如此年龄,已经得起别离的思念,但潜藏的语调似乎在强调别离之苦的难以承受,而用反面的说法来遮掩。繁复的语调是诗里孕含的空隙。读诗就是在诗行的空隙里听到这样的语调。无法正确掌握诗的语调,不仅会误解一首诗,而且会将诗套入意识型态的框架。
    在这个时代,诠释时,将诗套入意识型态和理论的的框架,是诗最大的刽子手。诗以丰富纤细的意象抵制意识型态的掌制。读者要进入诗的世界,首先要先腾空自我预设的意识型态、文学理论以及美学观照。若是读者能先腾空预设立场,他一定更能体会诗里乾坤,更能欣赏诗境的繁复缤纷,以及生命的殷实感。文学理论可以厚实作品的内涵,但读者必须要现进入作品,先直接面对作品后再和理论对话。否则以理论牵引阅读,理论反而遮掩了诗里的人生。
        总之,读者要对人生有感觉,才会对诗有感觉。诗,只写给潜在的诗人看。一个对生活有纤细感的人可能是生活的诗人,而一个生活的诗人一定是一个潜在的诗人。

    谈谈诗歌的“理趣” ?张少康

    小问题:如何能避免诗歌陷入“理障”而具有“理趣”?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比如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它十分生动有趣。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大家所常用的成语典故。这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所说富有“理趣”的诗作。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 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而不能坠入“理障”或“理臼”。所谓“理障”和“理臼”,都是指说理诗中那些违背了艺术特殊规律、丧失了审美特性的作品而言的。这一点清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曾引用杜诗和邵雍诗作过对比分析。他说:

    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
    归。”“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俱入理趣。邵子则云:“一阳
    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以理语成诗矣。
        杜甫所写是从具体的生活感受中所领梧出来的一些道理。他在《后游》诗中从山水胜景、花柳倩姿中体会到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在《秋野》诗中从水深鱼乐、林茂鸟归体会到必须有清明政治,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在《江亭》诗中从“水流”、“云在”认识到自然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行的,懂得这一点,那么人们非分竞争的心思、飞驰的意念也都自然消失了。这些道理不是以抽象的概念。推理来表达的。可是象邵雍的诗则纯粹是讲理学教条,说明阳气初动、万物未生,必待阴阳二气之和合方能产生万物,这样的诗毫无美的形象,显然是坠入“理障”而无“理趣”之作。
        在宋诗中,有一些完全是写景诗或抒情诗,但其中往往也含有说理的成分,并且由于其寓理深刻又具有理趣,所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写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扑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可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却又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由于这两句诗的深刻的哲理内容,使这首诗也被传诵千古了。

    动静交错意趣生? 胡经之

    小问题:动静交融与只动或只静相比,有什么好处? 
                                                                   
        世界万物,有动有静,变化不尽。动和静,这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
        静的客体,有时主体会感受为动的;动的客体,有时却又感受为静的。客体的动态,有时会使人产生静意;客体的静态,有时却又使人产生动感。
        文学艺术表现出对动静的这种感受和体验,可以使作品意趣横生,其味无穷。
        文学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比起其他艺术来,有更自由的表现力,写景状物,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动静交错,变化无穷。
        人在水中乘船行,放眼四周看动静,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苏轼三十六岁那年去杭州赴通判任,路过安徽,乘船出颖口,初见淮山,曾赋诗一首,写下了从船上观山的感受: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诗人在船上看淮山,烟雾迷漾,远近难辨。但是,那青山却象行船一样在高低起伏。这是诗人当时的真实感受。舟中看山,那山和船一起时低时昂。其实,青山并未低昂,而是船在水中起伏,人在船上也随之波动,看岸上青山似乎也在颠簸起伏。苏轼不少诗篇中都表现过类似的感受。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今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泛舟西湖,卧船看山,只见山峦起伏,忽俯忽仰;画船飘荡,好像懂得和月亮一起徘徊。西湖边上的的山峦是静止不动的,但躺在船中枕席上,人随着船的颠簸,看远处山峦也在上下俯仰。
        有过乘船经验的人,恐怕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小时,我常乘乌蓬船,在船上看两岸景物,竹伎、树木、茅舍都在向后移动,或者,在向船迎来,饶有趣味。稍长,乘火车放眼窗外,只见近处树丛、禾田象箭一样飞驰而过,而远处的村庄、山峦却似在旋转,更觉新奇。

                                                              二
        同一景物,诗人在不同场合去看它,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天上的云,时而飘动,时而停伫,这是客体在变动;观云之人,时而行走,时而静坐,主体也在活动,诗人的心境,更是变化多端。南北宋之交的陈与义曾几次写出观云的感受。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
    (《襄邑道中》)

        这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庄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离太远,观者未觉动。
        在古典诗词中,有更进一层的,把没有人情的景物写成富有人情,诗人把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品性移到景物,使无情者变得有情,亦有人意。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水自摇沙水清。
    (苏轼《新城道中》)

        在诗人眼里,东风、晴云、初日、野桃、溪水等景物,都象有情之物,懂得人意。
                                                           三
        文学艺术中的写景状物,都是为了表情达意。写动写静,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动中见静,静中见动,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形成不同的意境。
    王安石曾集诗两句,组成一联,上联是“风定花犹落”,下联是“乌鸣山更幽”,沈括《梦溪笔谈》说:“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
    东晋诗人陶渊明把这种动中见静、静中见动的手法综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有的诗境:

    方宅十余宙,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材,依依墟至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田园居》)

        村宅、草屋,一片寂静,然而院内树木却又不甘寂寞,榆柳护绕后檐,桃李罗列堂前,静中见动。远处村庄,炊烟飘动,深巷狗吠,树颠鸡鸣,动中更觉山庄之静。这种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动静交错的描绘,正是为了表现诗人那种内心既平静而又不平静的心情。
    王维亦颇善于把动静巧妙结合起来,构成妙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这首《鸟鸣涧》是为友人皇甫岳所居而作的题咏,写出了云溪的夜景。夜深人静,春山空寂,却有桂花仍在悄然落地,正是静中见动;惊鸟时鸣,声传深涧,更显出山居之静,这是动中见静。

    • 咏瀑布

    咏瀑布

    赵至道

    飞落寒泉一派高,初闻响似浙江潮。


    松阴无雨云长润,石窦虽晴雪未消。


    素练几时悬绝壁,白虹千尺跨层霄。


    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来故不遥。

    •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太阳光照在香炉瀑布上,四周都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一般的垂挂下来;飞奔而下的水流,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长,就好像银河从天上最高处直往下落一样。
    • 观沧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理解】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 诗歌欣赏

    小问题:鉴赏借景抒情诗有哪些原则?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之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如下面这首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小问题:鉴赏咏史怀古诗有哪些“钥匙”?

    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刘表)儿子一类的猪狗。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高度地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他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深谋远虑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
        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他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他写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他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因而咏史诗更显得情韵丰蕴、意义深远,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小问题:伤春伤别诗有哪几类主题呢?

    伤春伤别诗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在传统的此类题材中,又有三类主题。
        一是抒发离别苦情的。五代词人李璟的《浣溪纱》堪为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开篇“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所用的名词及术语,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菡萏”就是“荷花”,也称“莲花”,后两个称呼浅近通俗,而“菡萏”则有一种庄严之感。“翠叶”也即“荷叶”,而“翠叶”之“翠”字,则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联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物,也同样传达出了一种珍美之感。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以“残”字,词人对如此珍贵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尽在不言中了。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其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也极为精美。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起句将眉喻为山,初见文心。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次句写懒起女子的睡态,从行云流动设喻,生动地传写出鬓发轻拢拂扬之状。一个“度”字使鬓发有了飞动感受;一个“欲”字又赋人的鬓发以人的情感;而“香腮雪”三字,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整句活画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娇慵神态。三四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景。这女子懒懒地起床,姿态娇慵,无精打采。然后慢吞吞地洗梳、画眉、弄妆。这里“懒”、“弄”、“迟”三字,富有表现力地描摹了她的情态,不言自喻地刻画了她的心情。
        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前两句写她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结拍两句,写女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三是寄寓人生感慨的。李商隐在《嫦娥》中这样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小问题:羁旅行役诗一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1.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其意思是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这个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
        这首词所写的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让人感到整首词本身就具有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往。这固然取决于感情本身的深挚,但和构思的新颖、比喻的自然、想象的优美也分不开。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首词意境更加幽远。而上下两片结尾的比喻和想象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觉得,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
        2.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如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高度概括而又极其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背乡客旅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这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抒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的共有情思,表现了汉民族固有的重家庭伦理的心态。
        诗首句写“作客”,次句写“思亲”,都是实写,都是朴素自然的直接抒情;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向了虚写。诗人驰骋想象的翅膀,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像往年一样登山眺望,也一定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畅饮黄酒,同时也一定会想念自己——远离家乡的手足,这一番想象,实际上是反衬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
        3.诗人思乡感情的触动往往是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折柳”的“折柳”指的是《折杨柳》之曲,这种笛曲多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抒发离情别绪。作者忽然听到的那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折杨柳》曲,春天已到了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这首诗着重写诗人的一种思乡之情。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至为重要。而“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颇有特色。诗人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具有了更广阔的涵义。它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一种音乐,一份感情。它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小问题:山水田园诗只是歌颂山水的秀丽么?

    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小问题:托物言志诗除了理解事物的神韵、品格,还要重点理解什么?

    托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取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如唐人李商隐的一首长题七绝: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此诗的三、四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韩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使之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四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写照!看了这幅图画,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不都跃然纸上了吗?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百花”自然是喻以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丽、意境的阔大,都可谓前无古人,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因此这首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有“奇”的特点,使人于诗作中读出诗人的高大形象,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小问题:对于即事感怀诗的鉴赏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即事感怀诗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从中也再次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描摹并再现了瞬间的动态情景,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起读者对前后情节的许多美丽想象。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再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
        即事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脱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一挥而就的,不像许多诗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诗作,由于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示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如杜甫的七律《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颔联两句利用互文修辞,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乐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开”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客至”之情至颈联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愉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小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请看显示作者铁板钢牙、激昂斗志的一首七绝: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联系现实,我们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的复杂感情。“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沉郁已久的愤懑情怀。
        三四两句诗人用祈使句和设问句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然性,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现出反衬的笔法,又现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
        如贾岛一反自己“清真僻苦”“郊寒岛瘦”风格而写的一首诗:
        剑 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显然,这里的“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的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构思,把内心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以杜甫的《前出塞》为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如总结战斗经验。
        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突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

     

    小问题:谈禅说理诗一般都围绕哪几个方面来表现?

    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1.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中写道: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前人对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赞誉,认为其有化机之妙。“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们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王维此时闲适的心境也就明显地表露出来。
        2.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
        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气吞寰宇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观,气势雄阔。这里诗人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在短短的十个字中。首句写落日西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方景;次句写黄河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见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三四两句诗,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虽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却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其次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在这里抓住了早春中几个典型的细节,不加修饰地写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意境浓醇的春江画图。“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再现了春江中嬉水的群鸭,点出了“鸭戏图”的主景。然而不仅如此,尤其巧妙的是透过“水暖鸭先知”之语揭示了画面中无法表达的群鸭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群鸭敏锐地感觉出春水由寒转暖的知觉,更写出了群鸭畅于春水、戏于春水、恋于春水的神态,简直把画中的群鸭写活了。画面由此而陡然生气勃勃,洋溢着春回大地的醉人气息.

    • 草丛部落 拓展阅读—竹鸡们

    小问题:竹鸡们一路上都遇到了谁?做了什么 ?

     

    竹鸡们

       那山岗上的竹林里,住着竹鸡妈妈和她的一群孩子们。

       这一天早上,竹鸡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们经竹林里走出来。一路上,遇见穿山甲、鹧鸪,都向他们招手;他们走过竹林里的一条草径时,那些蚱蜢、瓢虫们都飞起来,向他们打招呼;

       竹鸡妈妈和她的小竹鸡们。随后走到丘岗上的一口小山塘边来。这里的青草开着鲜花,那黄红色的小花朵都向他们招手。他们也向花朵们点头。这时,竹鸡妈妈说:“现在,你们喝水吧!”

       咕!咕咕!小竹鸡们都站在小山塘边,一口一口地喝起水来。山塘中有红色的小鲫鱼,看见小竹鸡们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喝水,都游过来,噼啦噼呖地在水中跳跃,向他们打招呼;不一会,塘边草丛中间跳出一只青蛙,他向竹鸡妈妈和小竹鸡们叫:“咯!咯咯!”意思是说,我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

    • 诗中点睛之笔——“推”“敲”的故事

    小问题:你觉得“敲”字好在哪里呢?

    “推”“敲”的故事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两字定不 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谁”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 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小问题:你觉得这里的“绿”有动词的含义么?

    王安石炼字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小问题:你从古人的炼字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古人炼字故事二则

         古代名人学士不仅阅读时字字推敲,反复研究,而且在写作时,更是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一) 
        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洪迈《诗词改字》) 
        (二) 
        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李东阳《麓堂诗话》)
        第一个故事是同学们所熟悉的,王安石开始用的“到”、“过”、“入”都是动词,只是客观地说明春风来了,没有其他内容;后来用的“满”、“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满”仅仅描写了春风吹拂的范围之广、面积之大,而“绿”字则把春风吹来大自然发生的可喜变化描绘出来了,当然“绿”字要好得多。
        第二段写的是唐代诗人任翻为改一个字,跑了数十里的故事,也很动人。“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

     

     

     

    • 描写景物的词语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万马奔腾 地动山摇

    壮丽雄伟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鬼斧神工

    玉宇琼楼 重峦叠嶂

    云雾缭绕 奇峰突兀

    翻江倒海 五彩斑斓

    争奇斗艳 繁花似锦

    巍峨屹立 峰峦叠嶂

    巧夺天工 碧波万顷

    烟波浩淼 变换莫测

    悬崖绝壁 怪石嶙峋

    水天一色 千姿百态

    气象万千 璀璨夺目

    流光异彩 一望无垠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 什么是实词和虚词

    小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实词和虚词了吗?从课文当中找找它们。 

                       什么是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定义是一样的,指的是有实际的意义的词,比如很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文言文的实词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古字通假现象。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食之本能尽其材”,此处的“材”通“才”,指的是“才能”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所说的“木材”的意思。
         二是古今异义现象。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义。如“臭”,文言文中表示好气味、坏气味皆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三是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意思。 
        四是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比如将名词当成动词来使用。
    与实词相对,虚词则是指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比如“之”、“乎”、“者”、“也”等。例如:“天下事有难易乎?”其中的“乎”字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 人与动物——珍妮和黑猩猩

    小问题:珍妮眼中的黑猩猩是怎样的?

    珍妮和黑猩猩

        

        幼年的黑猩猩聪明灵活善于模仿,它可以表演人的动作。你教什么它就学什么,有的黑猩猩能表演几十种玩意儿,在杂技团里是很受欢迎的角色。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的森林里。在这里黑猩猩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人打扰它们,一切都是自由的。

        几百万年以前,黑猩猩和人是同一个祖先。考察野生的黑猩猩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发展过程。但是直接观察野生黑猩狸是困难而且是危险的,它们不让人靠近。过去对黑猩猩生活方式了解大部分是靠猜测得来的。

        为了揭开黑猩猩的秘密,1960年1位英国的中学毕业生珍妮·古都尔小姐来到了坦桑尼亚。她在这里的发现使科学界大吃一惊,她第一个揭开了黑猩猩神秘王国的奥秘,弄清了黑猩猩群体内部的复杂结构,它们的亲缘关系、等级关系。

        “当我来到甘比河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时候,我觉得童年时期的志愿终于实现了。我一直希望到大自然中去研究野生动物。当我动身到黑猩猩生活的森林里去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并不容易。”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同珍妮长期在一起的人员当中,有一名非洲厨师和厨师的家属。还有一名非洲人助手,这就意味着许多事情她得亲自动手。她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却有一种天赋的才干,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斯瓦西里语。

        一个美丽的热带早晨,珍妮带着望远镜进入森林寻找黑猩猩的踪迹,这里在100多万年以前很可能就是早期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到处是豹子、南非羚羊和野牛。由于决心要找到和研究总是躲避人的黑猩猩,珍妮把一切个人危险都置之度外。

        “我的目标是要到野生动物当中,直接观察黑猩猩的生活规律,我必须要解除黑猩猩的害怕心理,首先要了解它们经常在哪些地方活动。”

        经过两个月之后,珍妮更加感到这项任务的艰巨,黑猩猩特别机警,转眼即逝,很难找到成群的黑猩猩,但是她知道已经离它们越来越近了。

        噢!终于看见黑猩猩了。虽然距离很远,但至少它们现在不再跑开了。在山坡上,她开始了解黑猩猩的生活习性。

        黄昏时珍妮发现黑猩猩在搭窝。它们总是在取食的地方睡觉,所以总是每天晚上搭新窝。如果这些树的树叶繁茂,上面的树枝很牢固的话,它们就在20多米的高处搭窝,舒舒服服地睡一宿。
        睡觉的时候到了。

        到处徘徊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珍妮感到终于有了机会和黑猩猩挂上钩。现在她既然知道哪里有黑猩猩就可以到山下来观察它们了。

        野生的黑猩猩看到一个闯入它们领地的白皮肤的不速之客,纷纷躲藏起来,珍妮只能在距离500米的地方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非常失望。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这些黑猩猩能让我接近它们。我不是失败主义者,困难反而使我增强了胜利的决心。我的愿望是身在野生动物之中,能够在栖息地找到它们,我从来没有想到过退却。如果放弃不干,就意味着把自尊心也完全丢掉了。”
        珍妮认为最好把时间花在山顶上。

        “我来到这个深谷的密林中,在这里可以远距离观察黑猩猩。我就更多地了解黑猩猩的习性了,同时还可以给它们一个机会,使黑猩猩渐渐地习惯和我接近。”

        黑猩猩总是一群一群地在甘比河附近漫游,为了寻找食物,有时每天要跑近20公里,一个黑猩猩群的成员经常变动,有时合并,有时分开,没有明显的领袖。

        她还观察到黑猩猩花两个小时在互相整理皮毛。这就是它们的社交活动。这种联系似乎使彼此都感到愉快。

     

     

    • 草丛部落 拓展阅读—虫声

    小问题:各种昆虫的鸣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欢愉?

    虫声

    永井荷风

       有一年,我在浅草公园一家剧场里排练节月,直到天明才回家。走过寺内的街道,两旁的小店依然静静地酣睡着,而四周的蟋蟀却叫个不停,那声音盖过了石板路上的足音。我一阵欣喜,仿佛半路上检到一块宝石一般。算起来,这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蝉声起初是极细微的,不是一个劲儿叫个不停,往往是那边树上一阵短唱之后,便是沉默,接着,这边树上的蝉儿仿佛窥测一下动静,然后答礼一般,悠然地鸣叫起来。

       我有个习惯,夏天每晚都要出外纳凉。回家的路上,夜风不知何时变得清凉起来,戴着帽子的额际也不见汗,自感脚步的轻松。想到今年,秋季已渐深,多么想听一听那似有若无的风的低吟。

       回到家里,点起桌上的灯,我感到那火影也和昨夜不同,骤然清亮了。也许就在这想不到的瞬间,我听到这年秋天蟋蟀最初的鸣声。但是,蟋蟀的初次鸣叫,和蝉儿一样,很快停止了,直到第二天的夜间也没能再次听到。为了等待虫声,有三四个夜晚就这般白白地度过。夕暮变得惊人的短暂。蝉声日益喧闹和急迫,一阵接一阵,直叫到周围一片漆黑为止。

       月儿出来了。夕阳的余晖尚未从西边的天空消退,月亮就及早地放出和深夜里一样的光芒。小试初音而沉默的蟋蟀,在这样的晚上又鸣叫起来,仿佛觉得已到了自己的季节,那声音也一夜比一夜更强烈,更高昂。到了九月初,雨水渐多,每下一场雨,虫声也就增多起来,像瓦格纳的交响乐一般,丝竹管弦,一齐鸣响。

       不久,到了秋分时节,十五赏月,有时正赶上秋分前后。昼夜相平的时节,蟋蟀的合奏愈演愈烈,达到高潮。从那路边的垃圾箱里,天还未黑,就彻夜放送出微妙的秋曲。不光是路旁的垃圾箱,不多久,格子门内、浴室和厨房的每个角落,也传来了蟋蟀的鸣声。

       就枕之后的不眠之夜,倾听蟋蟀的鸣声,胜过恋人的私语,令人怀想不已……

    • 名家诗歌创作故事

    小问题:诗中是如何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的?

    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张继一生,仅以此诗流传后世,但仅此一诗,已足够使他名传千古。
        一千两百多年前,张继进京赶考,和天下每位学子一样,总希望那段「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岁月能得到报偿,总希望「一举成名天下知」。放榜之日,能够享受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能得到袍笏加身的荣耀,衣锦还乡。并能在琼林宴上一睹文武百官的风采,亲见天子的龙颜。
        放榜之日终至。带著满腔的期待,张继上京城去寻找自己的名字。脸上的笑容渐渐抹去,嘴角上扬的弧度由升而平而降,肌肉愈来愈紧绷,眉头愈锁愈深,心愈揪愈紧……。一滴泪竟悄悄地自眼角滴下,滑过这个男子汉的脸颊。
        乾坤朗朗,白云悠悠,众人喧哗,张继不解。他落榜了!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此时此刻,他觉得众人都在看着没有考上的他,心里都在议论纷纷。羞惭沮丧的张继,低着头离开了京城。来到苏州----人称水乡的美丽之都。
        和船家议好了价,张继踏上小舟。船行似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冯虚御风,止於苏州枫桥之下。船行轻疾,而张继的心却凝重万分,愁思浓得化不开。月亮西斜了,清冷的月光使万物显得孤寂,乌鸦嘶哑啼叫,使夜静得更深沉。霜覆屋瓦,霜结千草,星子亦如清霜,一颗颗凄绝冷绝。落榜的张继,早已是满脸秋霜。唉!这世界,黑暗成形,光彩已离我而去。
        岸上江枫如火,江上渔火二三。已是深夜时分了,渔人还在辛苦工作。安眠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在工作,只有张继,没有工作,亦无法安眠。今夜,是一个失眠的夜晚。
        寒山寺的钟声自凝重的空气中一声声地传了过来。滑过水面,撞进张继的耳中。那钟声,在沈浸梦乡之人的耳中,只是模模糊糊的声音,但在愁困失眠的张继耳中,却是一记一记清清楚楚地撞在他的心坎上,又沉又重,令他愁上加愁。
        这无眠的一夜,张继将愁思化成千古绝唱,写下了后世人尽皆知的「枫桥夜泊」。榜上无名的他,其名声竟超过当时上榜的所有人。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就没有这首好诗;如果张继榜上有名,他的名字大概只会流传当世,在这一千两百多年之后的时代,早已湮没无闻了。

     

    小问题: 1、你觉得李白将景物和人融合在一起的写法好么?2、还有什么诗是将景物和人融合在一起的?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从结构上看,第一首从空间写,引入月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写,引入楚襄王阳台,汉成帝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风与第三首春风,遥相呼应。 
        一首第一句,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下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格外娇艳,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下两句想象升腾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这些景色只有那边才见,实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为中神女断肠,哪及眼前的绝代佳人。再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杨妃、玄宗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第三句中“春风”二字即君王之代词。 
        唐玄宗对此诗很满意,后人编造说,高力士因李白命脱靴,认为受辱,乃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这是不可靠的。

     

     

     

    • 标签:
    • 识字
    • 读到
    • 阅读
    • 课时
    • 部分
    • 学生
    • 天安门
    • 生字
    • 课文
    • 荔湾
    • 第一
    • 小学
    • 结构
    • 北京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