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贵的国际互助精神(第二课时资源)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可贵的国际互助精神

    来自新华网2003年12月29日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包尔文) 26日凌晨,一场强烈地震震撼伊朗古城巴姆,顷刻间这个古老城镇绝大部分建筑被夷为平地,千千万万个无辜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之中。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赛跑中,人类再次表现了可贵的互助精神。

    灾难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当事国往往措手不及,自救能力严重不足。正如伊朗总统哈塔米所说:“这场灾难是如此巨大,以致于我们无法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因此,国际社会的迅速援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援助有助于尽可能多地挽救无辜生命。据专家分析,被埋在废墟中的生命在可以呼吸到空气的情况下,一般可持续72小时。超过这一时限,除特殊情况外,生命将难以维持。因此,各国救援人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抢救出废墟下的幸存者。

    在国际援助下,世界上一些最先进的救援设备,如蛇眼照相机、侦听器材和二氧化碳探测器等被投入到抢救过程之中,有助于减少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这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尤显重要。此外,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水电供应中断,幸存者只能风餐露宿。对他们来说,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等都非常短缺,及时的国际援助可以帮助他们尽早获得这些物资,减轻他们的痛苦。

    伊朗地震消息传出后,从美洲到非洲,从欧洲到亚洲,许许多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紧急行动起来,或派遣救援队,或发送救援物资,或拨出救灾专款,表现出了强烈而可贵的国际互助精神。一些国家的救援队昼夜兼程地赶赴灾区。到目前为止,已有搭载着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数十架飞机飞抵伊朗,加入到伊朗的抗震救灾之中。中国也派出了43人的救援队并决定提供价值约6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据报道,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已有大约2000人从瓦砾下被救了出来。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也对伊朗震情表现出了高度关切。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获得相关消息后立即召开会议,讨论阿富汗可能向伊朗提供的援助。他说,“也许我们的帮助很有限,但我们要用可能的方式帮助他们。”为表示与伊朗灾民患难与共,肯尼亚总统齐贝吉表示肯尼亚将为地震中的幸存者运去茶叶。斯里兰卡也表达了类似意向。

    从伊朗的地震中,人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互助精神。其实,正是这种精神,使人类在大自然的巨大挑战中得以生生不息和不断发展。

    • 思考题

    伊朗地震中“国际互助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 标签:
    • 国际
    • 伊朗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幸存者
    • 救援
    • 精神
    • 帮助
    • 生命
    • 援助
    • 地震
    • 人教版
    • 互助
    • 小学语文第六册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