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津小学-李彤-语文-我要的是葫芦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她是一个废物

    她是一个废物

              

       市长站在开着的窗子前面。他只穿了衬衫;衬衫的前襟上别着一根美丽的领带的夹针。他的胡子刮得特别光——是他亲自刮的。的确,他划开了一道小口,但是他已经用一小片报纸把它粘住了。

      “听着,小家伙!”他大声说。

      这小家伙不是别人,就是那个贫苦的洗衣妇的儿子。他正从房子面前走过;他恭恭敬敬地把他的帽子摘下来。帽子中央已经破了,因为这帽子是经常被卷起来塞在衣袋里的。孩子穿着一件简陋、但是干净的、补得很整齐的衣服,脚上拖着一双厚木鞋,站在那儿,卑微得象是站在皇帝面前一样。

      “你是一个好孩子,”市长先生说。“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我想你的妈妈正在河边洗衣服吧?你藏在衣袋里的东西一定是送给她的吧?这对于你的母亲说来是很不好的。你弄到了多少?”

      “四两,”孩子用一种害怕的声音吞吞吐吐地说。

      “今天早晨她已经喝了四两,”市长继续说。

      “没有,”孩子回答说,“那是昨天。”

      “两个四两就整整是半斤。她真是一个废物!你们这个阶级的人说来也真糟糕!告诉你妈妈,她应该觉得羞耻。你自己也要当心,不要变成一个酒徒——不过你会的!可怜的孩子,你去吧!”

      孩子去了。他把帽子仍然拿在手中。风吹着他的金黄的头发,使得那些鬈发都竖了起来。他绕过一个街角,拐进了一条通向河边的小巷。他的母亲站在水里的一个洗衣凳旁边,用木杵打着一大堆沉重的粗被单。水在旁边滚滚地流过,因为磨房的闸门已经开了。这些被单被水冲着,几乎要把洗衣凳拉翻。洗衣妇不得不使尽力气按住凳子。

      “我几乎也被水卷走了,”她说。“你来得正好,因为我需要更多的力气。站在水里真冷,但是我已经站了六个钟头了。你给我带来什么东西没有?”

      孩子取出一瓶酒来。妈妈把酒瓶凑到嘴上,喝了一点。

      “啊,这真是救了我!”她说。“这真叫我感到温暖!它简直像一顿热饭,而且价钱并不贵!你也喝点吧,我的孩子!你看起来简直没有一点血色。你穿着这点单衣要冻死了。你要知道现主已经是秋天了。噢,水是多冷啊!我希望我不要闹起病来。不,我不会生病的!再给我喝一口吧,你也可以喝一点,不过只能喝一点,因为你不能喝酒喝成习惯,我可怜的、亲爱的孩子!”

      于是她走出水来,爬到孩子站着的那座桥上。水从她的草编的围裙上,从她的衣服上,不停地往下淌。

      “我不怕吃苦,我要拼命工作,”她说。‘孩子,只要我能凭我的诚实的劳动把你养大,我吃什么苦也愿意。“

      当她正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一个年纪比她大一点的女人向他们走来。她看起来相当穷,有一只脚也跛了,还有一鬈假发垂在她的一只眼睛上——这只眼睛是瞎的。这鬈假发本来的作用是要盖住这只眼睛,不过它却反而使这个缺点更突出了。她是洗衣妇的朋友。邻居们都称她“假发跛子玛伦”。

      “咳,你这可怜的人!瞧你在水里累的简直不要命了!”她说。“你的确应该喝点什么东西,让自己暖和一下;不过坏心肠的人一看到你喝几滴酒,就大喊大叫起来了!”

      不到几分钟,市长刚才说的话就传到这个洗衣妇的耳里来了,因为玛伦把市长的话全都听到了,而且她觉得很生气,因为居然有人能把一个母亲所喝的几滴酒,那样象煞有介事地告诉她亲生的儿子。但是使她更生气的是因为市长要在当天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在这个宴会上,大家将要整瓶地喝酒——强烈的好酒。

      “有许多人将要喝得烂醉——但是这却不叫做喝酒。他们是有用的人;但是你却是废物!”玛伦气冲冲地说。

      “咳,我的孩子,他对你说过那样的话吗?”洗衣妇说。她说话的时候嘴唇在发抖。“你看,你的妈妈是个废物!嗯,也许他说得有道理,但他不能对我的孩子说呀,况且我在他的家里已经吃够苦头了。”

      “当市长的父母还是活着的时候,你在他家里当佣人,并且住在他家里。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从那时起,人们不知吃了多少年的盐,现在也应该感到渴了,”玛伦笑了一下。“市长今天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他本来要请客人改期来的,不过事情已经来不及,因为菜已经准备好了。这是门房告诉我的。刚才他接到一封信,说他的弟弟已经在哥本哈根死了。”

      “死了?”洗衣妇问。她脸色变得象死人一样惨白。

      “是的,死了,”玛伦说。“你感到特别伤心吗?是的,你在他家里当过佣人,你一定在许多年以前就认识他了。”

      “他死了吗?他是一个心地那么好的人!象他那样的人真是不多。”于是眼泪就顺着她的脸滴下来了。“老天爷!我周围一切东西在打转——这是因为我把酒全都喝掉了的缘故。我实在没有那么大的酒量。我病了!”于是她靠着木栅栏,以免自己倒下来。

      “天老爷,你真的病了!”玛伦说。“不要急,你马上就会清醒过来的。不对!你真的病了!我还是把你送回家去吧。”

      “不过我这堆衣服——”

      “交给我好了。扶着我吧。你的孩子可以留在这儿看守这些东西。我一会儿就回来把它们洗完;衣服并不多。”

      可怜的洗衣妇的双腿在发抖。“我在冷水里站得太久了,”她用微弱的声音说。 “从清早起,我就没有吃过,也没有喝过什么东西。我全身在发高烧。啊,仁慈的老天爷!请帮助我走回家去吧!啊,我可怜的孩子!”她哭了起来。,孩子也哭起来了。他单独坐在河边,看守着这一大堆湿衣服。那两个女人走得很慢。洗衣妇抱着一双困倦的腿,摇摇摆摆地穿过一条小巷,拐一个弯,来到市长房子所在的那条街上。她一走到他的公馆面前,就倒在人行道上。许多人围拢来,跛子玛伦跑进公馆里去找人来帮忙。市长和他的客人都走到窗子面前来。

      “原来是那个洗衣服的女人。”他说。“她喝酒喝得太多了,她醉了!她是一个废物。真可惜,她有那么一个可爱的儿子。我的确喜欢那孩子。母亲却是一个废物。”

      不一会儿。洗衣妇恢复了知觉。大家把她扶到她的简陋的屋子里去,将她放在床上。好心肠的玛伦为她热了一杯啤酒,里面加了一些黄油和糖;此刻她再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药品了。然后她就匆匆忙忙地跑向河边去,把衣服洗完——洗得却够马虎,虽然她的用意是好的。严格地说,她只不过是把湿衣服拖上岸来,放进篮子里罢了。

      天黑的时候,她来到那间简陋的小房间,坐在洗衣妇的身边。她特别为病人向市长的厨子讨来一点烤洋山芋和一片肥火腿。她和孩子大吃了一通,不过病人只能欣赏这食物的香味。她说香味也是很滋补的。

      不一会儿,孩子上床睡了——就在他妈妈睡的那张床上。他横睡在她的脚头,盖着一床缝满了蓝色和红色补钉的旧毯子。

      洗衣妇感到现在精神稍微好了一点。温暖的啤酒使她有了一点力气;食物的香味也对她起了好的作用。

      “多谢你,你这个好心肠的人,”她对玛伦说。“等孩子睡着以后,我就把一切经过都告诉你。我想他已经睡着了。你看,他闭着眼睛躺在那儿,样子是多么温柔好看。他一点也不知道他妈妈的痛苦——我希望天老爷永远不要让他知道。我那时替那位枢密顾问官——就是市长的父亲——做佣人。有一天,他的在大学里念书的小儿子回来了。我那时还是一个粗野的年轻女孩子;但是我可以在老天爷面前发誓,我是正派的。那个大学生是一个快乐、和蔼、善良、勇敢的人。他身上的每一滴血都是善良和诚实的。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看到过比他更好的人。他是这家的少爷,我不过是一个女佣人;但是我们发生了爱情——我们的爱情是真诚的,正当的。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因为在他的眼中她就象是世上的神仙。她既聪明,又温柔。他那时要到一个地方去旅行,但是在他出发以前,他把他的戒指套在我的手指上。他一离开以后,我的女主人就把我喊去。她用一种坚定的、但是温和严肃的语气对我谈话——就好象智慧之神本身在讲话似的。她把他跟我的区别,无论在精神方面或物质方面,都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

      “‘现在他被你的一副漂亮面孔迷住了.’她说,‘不过你的美不会永远是那样的。你没有受过他那样的教育。你在智力上永远赶不上他——事情的不幸就在这儿。’她继续说:”我尊重穷人。在上帝的面前。他们的位置比许多富人还高;不过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前进的时候必须当心,不要越过界限,否则我们的车子就会翻掉,我们自己也会跌到路上去。我知道,有一个很好的人想跟你结婚——一个手艺人——我指的是那个做手套的匠人爱力克。他的女人已经死了,没有孩子。他的境遇也很好。你考虑考虑吧。‘“她讲的每一个字都象刺进我心里的一把尖刀。不过我知道她的话是有道理的。这种认识使我的心更加沉重。我吻了她的手,流出苦痛的眼泪。当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到床上的时候,我哭得更伤心。这是我最难过的一夜。只有上帝知道,我是怎样难过,怎样挣扎!

      “第二个礼拜天我到教堂里去,祈求上帝给我勇气并且指引我。当我走出教堂的时候,爱力克正向我走来——这好象是上帝的旨意似的。这时我心中的一切疑虑都消除了。我们在身分和财产方面都是相称的——他还可以算是一个境遇好的人。因此我就走向他,握着他的手,说:”‘你对我的心还没有变吧?’“‘没有,永远不会变,’他回答说。

      “‘你愿跟一个尊重和敬佩你、但是不爱你的女人结婚吗——虽然她以后可能会对你发生爱情?’我问。

      “‘是的,爱情以后会来的,’他说。这样,我们就同意了。我回到女主人的家里。她的儿子给我的那个戒指一直藏在我的怀里。我在白天不敢戴它;只有在晚间上床去睡的时候才敢戴。现在我不停地吻着戒指,一直吻到我的嘴唇几乎流出血来。后后我把它交还给我的女主人,同时告诉她说;我和手套匠人的结婚预告下星期就要宣布了。我的女主人用双臂抱着我,吻我。她没有说我是一个废物;不过那时我可能比现在要有用一些,因为我还没有碰上生活的灾难。过了几个星期我们就结婚了。头一年我们的生活还不坏:我们有一个伙计和一个学徒,还有你,玛伦— —你跟我们住在一起,帮我们的忙。”

      “啊,你是一个亲切善良的主人,”玛伦说。“我永远也忘记不了,你和你的丈夫对我是多么好!”

      “是的,你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正是我们日子过得最好的时候。我们那时还没有孩子。那个大学生我也再没有见到过——啊,对了,我看到过他,但是他却没有看到过我!他回来参加他母亲的葬礼。我看到他站在坟边。他脸色惨白,样子很消沉,不过那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后来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住在国外,没有回来送葬,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我知道他一直没有结婚,后来成了一个律师。他已经把我忘记了。即使他再看到我,他大概也不会认识我的——我已经变得那么难看。这也可以算是一桩幸事!”

      于是她谈到她的那些苦难的日子,和他们所遭遇的不幸。

      “我们积蓄了五百块钱,”她说。“街上有一座房子要卖,估价是两百块钱。把它拆了再建一座新的,还是值得。所以我们就把它买下来了。石匠和木匠把费用计算了一下;新房子的建筑费要一千零二十块钱。爱力克很有信用,所以他在京城里借到了这笔钱。不过带回这笔钱的那个船长,在半路上翻了船;钱和他本人都没有了。

      “这时候,现在正在睡着的我的这个亲爱的孩子出世了。长期的重病把我的丈夫困倒了。有九个月的光景,我得每天替他穿衣和脱衣。我们过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而且负了债。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卖了,接着我的丈夫也死了。我工作着,操劳着,为我的孩子奋斗,我为人擦楼梯,为人洗衣服,粗活细活都做,但是我的境遇还是无法改善——这就是上帝的旨意!他将在适当的时候把我唤走,而且他也不会不管我的孩子。”

      于是她便睡去了。

      第二天早晨,她感到精神好了许多,同时也觉得有了些力气;她以为自己还可以去继续工作。不过她一走进冷水,就感到一阵寒颤和头昏。她用手在空中乱抓,向前走了一步,便倒下去她的头倒在岸上,但她的脚仍然搁在水里。她的一双本鞋 ——每只里都垫着一把草——顺着水流走了。这情形是玛伦送咖啡来的时候看到的。

      这时市长家的一个仆人跑到她简陋的屋子里来,叫她赶快到市长家里去,因为他有事情要对她讲。但是现在已经迟了!大家请来了一个兼施外科手术的理发师来为她放血。不过这个可怜的女人已经死了。

      “她喝酒喝死了!”市长说。

      那封关于他弟弟逝世的信里附着一张遗嘱的大要。遗嘱里有一项是:死者留下六百块钱给他母亲过去的佣人——即现在那位手套匠的寡妇。这笔钱应该根据市长本人的考虑,分期付给她或她的孩子。

      “我的弟弟和她曾经闹过一点无聊的纠纷,”市长说。“幸亏她死了。现在那个孩子可以得到全部的钱。我将把他送到一个正经人家里会寄养,好使他将来可以成为一个老诚的下力人。”

      请我们的上帝祝福这几句话吧。

      市长把这孩子喊来,答应照顾他,同时还说他的母亲死了是一桩好事,因为她是一个废物。

      人们把她抬到教堂的墓地上,埋在穷人的公墓里。玛伦在她的坟上栽了一棵玫瑰树;孩子站在她的旁边。

      “我亲爱的妈!”他哭了起来,他的眼泪不停地流着。“人们说她是一个废物,这是真的吗?”

      “不,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那个老佣人说,同时很生气地朝天上望了望。 “我在许多年以前就知道她是一个好人;从昨天晚上起,我更知道她是一个好人。我告诉你,她是一个难得的人。天老爷知道我说的话是真的。让大家说‘她是一个废物’吧,大家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吧。”

    • 夜莺

    夜莺

              

    你大概知道,在中国,皇帝是一个中国人,他周围的人也是中国人。这故事是许多年以前发生的;但是正因为这个缘故,在人们还没有把它忘记以前,它是值得听一下的。这皇帝的宫殿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宫殿;它完全用精致的瓷砖砌成,价值非常高;不过这种砖非常脆,人们如果要摸它,必须万分当心。人们在御花园里可以看到世上最珍奇的花儿。那些最名贵的花上都系得有银铃,好使走过的人一听到铃声就不得不注意到这些花儿。是的,御花园里的一切东西都布置得非常精巧。这花园是那么大,连园丁都不知道它的尽头在什么地方。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向前走,他就会遇见一个茂盛的树林,树林里有很高的树,还有一些很深的湖。这树林一直伸展到蔚蓝色的、深沉的海边。巨大的船只可以在这些树枝底下航行。这树林里住着一只夜莺。它唱得非常好听,就连一个事情很忙的穷苦的渔夫夜间出去收网的时候,一听到它歌唱,也不禁要停下来欣赏一下。

    “我的老天爷,唱得多么美啊!”他说。但是他不得不去做他的工作,于是他就把这只鸟儿忘记了。不过第二天晚上,这鸟儿又唱起来。当渔夫听到它歌唱的时候,他又这样说:“我的老天爷,唱得多么美啊!”

    世界各国的旅行家都到这个皇帝的京城里来欣赏这座皇城、宫殿和花园。不过他们听到夜莺歌唱的时候都说:“这才是最美的东西!”

    这些旅行家回到本国以后都谈起这只鸟。许多学者写了大量关于皇城、宫殿和御花园的书籍,但是他们也没有忘掉这只夜莺,而且还把它放在一切之上。 那些会写诗的人还写了许多最美丽的诗篇──这些诗都是关于这只住在深湖旁边树林里的夜莺的。

    这些书流行全世界。有几本也居然流传到皇帝手中来了。他坐在他的金椅子上,读了又读,不时点着他的头,因为那些关于皇城、宫殿和花园的细致描写使他读起来非常舒服。“不过夜莺是这一切东西中最美的东西”,这句话却清清楚楚地摆在他面前。

    “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皇帝说。“夜莺!我完全不知道有这只夜莺!我的帝国里有这样一只鸟儿,而且这鸟儿居然就在我的花园里?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件事我居然只能从书本上读到!”

    于是他把他的侍臣召来。这位侍臣是一个高贵的人物。任何比他位置低的人,只要敢于跟他讲话或者问他一件什么事情,他总是简单地回答一声:“呸!”──而这个字眼却没有任何意义。

    “据说这儿有一只叫做夜莺的奇鸟!”皇帝说。“人们都说它是我的伟大帝国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在我面前提起过它呢?”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它的名字,”侍臣说。“从来没有人把它进贡到宫里来!”

    “我命令:今晚必须把它找来,在我面前唱歌,”皇帝说。“全世界都知道我有什么好东西,而我自己却不知道!”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它的名字!”侍臣说。“我得去找找它!我得去找找它!”

    不过到什么地方去找这只鸟呢?这位侍臣在台阶上走上走下,在大厅和长廊里跑来跑去,但是他所遇见的人都说没有听到过什么夜莺。于是侍臣只好跑回到皇帝那儿,说这一定是写书的人捏造的一个神话。

    “陛下请不要相信书上所写的东西。这些东西大都是无稽之谈──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旁门左道。”

    “不过我所读过的那本书,”皇帝说,“是日本国的皇帝送来的,因此决不可能是捏造的。我要听听夜莺!今晚必须把它找来!我下圣旨把它找来。如果它今晚来不了,宫里所有的人,一吃完晚饭就要在肚皮上结结实实地挨几下!”

    “钦佩〔钦佩:这是安徒生所引用的一个中国字的译音,原文是Tsing-pe。译者注。〕!”侍臣说。于是他又在台阶上走上走下,在大厅和走廊里跑来跑去。宫里有一半的人在跟着他乱跑,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在肚皮上挨揍。

    于是他们便开始调查研究,探寻这只奇怪的夜莺──这只除了宫廷的人以外大家全都知道的夜莺。最后他们在厨房里碰见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她说:

    “哎呀,老天爷,原来你们要找夜莺呀!我跟它再熟悉不过啦!是的,它唱得很好听。每天晚上大家许我把桌上的残羹剩饭带回家去,送给我可怜的生病的母亲。她住在海边。我在回家的路上走得疲倦了,就在树林里休息一会儿,那时我就听到夜莺唱歌。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我觉得好像我的母亲在吻我似的!”

    “小丫头!”侍臣说,“我将设法为你在厨房里弄一个固定的职位,同时使你得到看皇帝吃饭的特权。但是你得把我们带到夜莺那儿去,因为它今晚得在皇帝面前表演一下。”

    这样,他们就一齐走到夜莺经常唱歌的那座树林里去。宫里一半的人都出动了。他们正走着的时候,一头母牛开始叫起来。

    “呀!”一位年轻的贵族说,“现在我们可找到夜莺叫了!这么一个小动物,它的声音倒特别宏亮!我以前在什么地方也听到过这声音。”

    “错了,这是牛叫!”厨房里的小女佣人说。“我们离那块地方还远着呢。”

    现在沼泽里的青蛙叫起来了。

    “美极了!”宫廷里的祭司说。“现在我算是听到夜莺叫了──听起来很像庙里小钟的响声。”

    “错了,这是青蛙的叫声!”厨房里的小女佣人说。“不过,我想我们很快就可以听到夜莺歌唱了。”

    接着夜莺开始唱了起来。

    “这才是呢!”小女佣人说。“听啊,听啊!它就栖在那儿。”

    她指着树枝上一只小小的灰色鸟儿。

    “这可能吗?”侍臣说。“我再也想不到它会是那么一副样儿!你们看它多么平凡啊!这一定是因为它看到有这么多的要人在旁边,吓得失去了光彩的缘故。”

    “小小的夜莺!”厨房里的小女佣人高声喊道,“我们仁慈的皇上希望你到他面前去唱唱歌。”

    “我非常高兴!”夜莺说,于是它就唱起最美丽的歌来。

    “这声音像玻璃钟响!”侍臣说。“你们看,它的那个小歌喉多么好!说来也稀奇,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它。这鸟儿到宫里去一定会逗得大家喜欢!”

    “还需要我再在皇上面前唱一次吗?”夜莺问,因为它以为皇帝就在场呢。

    “我的无双的小夜莺啊!”侍臣说,“我感到非常荣幸,能邀请你到宫里去参加一个晚会。你得用你美妙的歌喉去使圣朝的皇上快乐。”

    “我的歌只有在绿色的树林里才能唱得最好!”夜莺说。不过,当它听说皇帝希望见它的时候,它仍然去了。

    宫殿装饰得焕然一新。瓷砖砌的墙和铺的地在无数金灯的亮光中闪闪发亮。那些挂着银铃的、最美丽的花朵,现在都被搬到走廊上来了。走廊里有许多人跑来跑去,卷起一阵微风,使所有的银铃都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弄得人们连自己说的话都听不见。

    在皇上坐着的大殿中央,竖起了一根金制的栖柱,好使夜莺能歇在上面。宫里的人全都来了,厨房里的那个小女佣人也得到了特许站在门后伺候,因为她现在已经获得了真正的“御厨”的称号。大家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大家都望着这只灰色的小鸟,因为皇上在对它点头。

    于是这只夜莺就唱起来了。它唱得那么好听,连皇帝的眼里也不禁流出泪来,一直流到他的脸上。这只夜莺唱得越来越好听,它的歌声打动了皇帝的心弦。皇帝显得那么高兴,甚至下令要把他的金拖鞋挂在这只鸟儿的颈上。不过夜莺谢绝了,它说它所得到的报酬已经很够了。

    “我看到了皇上眼里的泪珠──这对我是最宝贵的东西。皇帝的眼泪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上帝知道,我得到的报酬已经不少了!”于是它用甜美幸福的声音又唱了一次。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可爱的撒娇的样子!”在场的一些宫女说。有人跟她们讲话的时候,她们就故意把水倒在嘴里,弄出咯咯的响声来。她们以为她们也是夜莺。小厮和丫环们也发表意见,说他们也很满意──这种评语很不简单,因为他们是最不容易得到满足的一些人物。一句话,夜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夜莺现在要在宫里住下来,有它自己的笼子了。它现在只有白天出去两次和夜间出去一次散步的自由,每次总有十二个仆人跟着。他们牵着系在它腿上的一根丝线,而且老是牵得很紧。像这类的出游并不是一桩轻松愉快的事情。

    整个京城里的人都在谈论着这只奇鸟。两个人遇见的时候,一个总是说“夜”,另一个总是接着说“莺”。于是他们就互相叹一口气,彼此心照不宣。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都起了“夜莺”这个名字,不过他们谁也唱不出一个调子来。

    有一天皇帝收到了一个大包裹,上面写着“夜莺”两个字。

    “这又是一本关于我们这只名鸟的书!”皇帝说。

    不过这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 一只人造的夜莺。它跟天生的夜莺一模一样,不过它全身镶满了钻石、红玉和碧玉。这只人造的鸟儿,只要上好发条,就能唱出一支真夜莺所唱的歌;同时它的尾巴还能上下地动着,射出金色和银色的光来。它的颈上挂着一根小丝带,上面写着:“日本皇帝的夜莺,比起中国皇帝的夜莺来,是微不足道的。”

    “这只鸟真是好看!”大家都说。送来这只人造夜莺的人马上就获得了一个称号,叫做“皇家头号夜莺使者”。

    “现在让它们在一起唱吧;那将是多么好听的双重奏啊!”

    这样,这两只鸟就得在一起唱了;不过这个办法却行不通,因为那只真正的夜莺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唱的,而这只人造的鸟儿却只能唱华尔兹舞曲那个老调。

    “这不能怪它,”乐师说。“它唱得非常合拍,而且是属于我的这个学派。”

    现在这只人造的鸟儿只好单独唱了。它所获得的成功跟那只真的夜莺一样;并且,外表还要漂亮得多──它像金手镯和金领扣那样闪着光。

    它把同样的调子唱了三十三次,还不觉得疲倦。大家都愿意再继续听下去,不过皇帝说那只活的夜莺也应该唱点儿什么东西才好。可是它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已经飞出了窗子,回到它的青翠的树林里去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皇帝说。

    所有的朝臣都咒骂那只夜莺,说它是一个非常忘恩负义的东西。

    “我们总算是有了一只最好的鸟了,”他们说。

    因此那只人造的鸟儿又得唱了。他们把同样的那个调子,又听了第三十四次。虽然如此,他们还是记不住,因为这是一支很难的调子。乐师把这只鸟儿大大地称赞了一番。是的,他很肯定地说,它比那只真夜莺要好得多!不仅就它的羽毛和许多钻石来说要好得多,同时就它的内部构造来说,也要好得多。

    “因为,淑女和绅士们,特别是皇上陛下,你们各位要知道,你们永远猜不到一只真夜莺会唱出什么歌来;然而在这只人造夜莺的身体里,一切却早就安排好了。要它唱什么调子就能唱什么调子!你可以说出一个道理来,可以把它拆开,可以看出它的内部活动。你可以知道它的华尔兹舞曲会从什么地方起,到什么地方止,唱完以后又会有什么别的接上来。”

    “这正是我们所要求的,”大家都说。

    于是乐师就被批准下星期天把这只雀子公开展览,让民众看一下。皇上说,老百姓也应该听听它的歌。后来他们真的听到了,都非常满意,快活得简直像喝茶的时候一样──因为喝茶是中国的风俗。他们都说:“哦!”同时举起他们的食指,点点头。可是听到过真正夜莺唱歌的那个渔夫却说:

    “它唱得倒也不坏,很像一只真鸟儿,不过总像缺少什么东西──虽然我不知道缺少的究竟是什么!”

    真正的夜莺被赶出这个国土去了。

    那只人造夜莺在皇帝床边的一块丝垫子上住了下来。它所得到的一切礼品──金子和宝石──都陈列在它的周围。在称号方面,它已经被封为“高等皇家夜间歌手”了。在等级上,它已经被提升到“左边第一名”,因为皇帝认为心所在的左边是最重要的一边──即使是一个皇帝,他的心也是偏左的。乐师写了一部一共有二十五卷的、关于这只人造鸟儿的书。这是一部用最艰难的中国字写成的、学问渊博、篇幅很长的书。大臣们都说他们读过了这部书,而且还懂得它的内容,因为他们都怕被认为是蠢才而在肚皮上挨揍。

    整整一年过去了。皇帝、朝臣们和其他的中国人都背得这只人造鸟儿所唱的歌中每一个调儿。不过正因为现在大家都背得,大家就更欢喜这只鸟儿了。现在他们都可以跟它一齐唱,而他们实际上也这么做了。街上的孩子们唱:“吱──吱──吱──格碌──格碌!”皇上自己也这样唱。是的,这真是可爱得很!

    不过一天晚上,正当这只人造鸟儿唱得起劲的时候,正当皇帝躺在床上静听的时候,这只鸟儿的身体里忽然发出一阵“咝咝”的声音来。有一件什么东西断了。“嘘──”的一声,所有的轮子都狂转起来,于是歌声也就停止了。

    皇帝立即跳下床,命令把他的御医召来。不过这位御医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大家又去请一个钟表匠来。经过一番磋商和研究以后,他总算把这只鸟儿勉强修好了;不过他说,这鸟儿今后必须仔细保护,因为里面的发条已经用坏了,要配上新的而又能奏出音乐的发条是不可能的。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这鸟儿只能一年唱一次,而这还算用得太过火呢!不过乐师作了一个短短的演说, 用的全是些难懂的字眼,说这只鸟儿跟以前一样的好──因此它当然跟以前一样好……

    五个年头过去了。一件真正悲哀的事情终于在这个国家发生了,因为这国家的人都很喜欢他们的皇帝,而他现在却病了,同时据说他不能久留于人世。新的皇帝已经选好。老百姓都跑到街上来,向侍臣探问他们的老皇帝的病情。

    “呸!”侍臣说,摇摇头。

    皇帝躺在他的华丽的大床上,身体冷冰冰的,面色惨白。整个宫廷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大家都跑到新皇帝那儿去致敬。男仆人都跑出来谈论这件事,丫环们开起盛大的咖啡会〔丫环们开起盛大的咖啡会:请朋友喝咖啡是欧洲的一种社交习惯;中国一般的习惯是喝茶。安徒生显然在这里弄错了。译者注。〕来。在大厅和走廊里,所有的地方都铺上了布,使脚步声不至于响起来:所以这儿现在很是静寂,非常地静寂。可是皇帝还没有死:他僵直地、惨白地躺在华丽的床上──床顶上悬着天鹅绒的帷幔,帷幔上缀着厚厚的金丝子。顶上面的窗子是开着的;月亮照在皇帝和那只人造鸟儿的身上。

    这位可怜的皇帝几乎不能够呼吸了。他的胸口上好像压着什么东西:他睁开眼睛,看到死神坐在他的胸口上,并且还戴上了他的金冠,一只手拿着皇帝的宝剑,另一只手拿着他的华丽的令旗。四周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脑袋从天鹅绒帷幔的折纹里偷偷伸出来:有的很丑,有的很温和可爱。这些东西都代表皇帝所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现在死神既坐在他的心上,它们就特地伸出头来看他。

    “你记得这件事吗?”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地低语着,“你记得那件事吗?”它们告诉他许多事情,弄得他的前额冒出了许多汗珠。

    “我不知道这些事!”皇帝说。“快把音乐奏起来!快把音乐奏起来!快把大鼓敲起来!”他叫着说,“别让我听到它们讲的这些事情!”

    然而它们还是在不停地讲。死神对它们所讲的话点点头──像中国人那样点法。

    “把音乐奏起来呀!把音乐奏起来呀!”皇帝叫喊。“你这只贵重的小金鸟儿,唱吧,唱吧!我曾经送给你贵重的金礼物,我曾经亲自把我的金拖鞋挂在你的颈上──现在请你唱呀,唱呀!”

    可是那只鸟儿站着动也不动一下,因为没有谁来替它上发条,而它不上好发条就唱不出歌来。不过死神继续用他空洞的大眼睛盯着皇帝。四周是一片静寂,可怕的静寂。

    这时候,正在这时候,窗外传来了一个最美丽的歌声。这就是那只活的小夜莺;它栖在外面的一根树枝上。它听到了皇帝的惨境,现在特地来对他唱点安慰和希望的歌。当它唱着的时候,那些幽灵的面孔就渐渐变淡了;同时在皇帝孱弱的肢体里,血也开始流得快起来。甚至死神自己也开始听起歌来,同时说:“唱吧,小小的夜莺,请唱下去吧!”

    “不过,你愿意给我那把美丽的金剑吗?你愿意给我那面华丽的令旗吗?你愿意给我那顶皇帝的皇冠吗?”

    死神为了换取一支歌,把这些宝贵的东西都交了出来。于是夜莺不停地唱下去。它歌唱着那安静的教堂墓地──那儿生长着白色的玫瑰花,那儿接骨木树发出甜蜜的香气,那儿新草染上了哀悼者的眼泪。死神这时眷恋地思念起自己的花园来;于是他就变成一股寒冷的白雾,从窗子里消逝了。

    “多谢你!多谢你!”皇帝说,“你这只神圣的小鸟!我现在懂得你了。我把你从我的国土上赶出去,而你却用歌声把那些邪恶的面孔从我的床边驱走,同时也把死神从我的心中赶掉。我将用什么东西来报答你呢?”

    “您已经报答我了!”夜莺说。“我第一次唱歌的时候,我从您的眼里得到了您的泪珠──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件事。每一滴眼泪是一颗珠宝──它可以使一个歌者的心花开放。不过现在请您睡吧,请您保养精神,健康起来吧。我要再为您唱一支歌。”

    于是它唱起来──皇帝很甜蜜地睡着了。啊,这一觉是多么温暖、多么愉快啊!

    当他醒来感到神志清新、体力恢复了的时候,太阳从窗子里照射进来,正照在他的身上。他的侍从一个也没有来,因为他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但是夜莺仍然站在他的旁边,在唱歌。

    “请你永远跟我住在一起,”皇帝说。“你喜欢怎样唱就怎样唱。我要把那只人造鸟儿撕成一千块碎片。”

    “请不要这样做吧,”夜莺说。“它已经尽了它最大的努力。仍然让它留在您的身边吧。我不能在宫里筑一个窠住下来;不过,当我觉得想来的时候,请您就让我来吧。我在黄昏的时候会栖在窗外的树枝上,为您唱支什么歌儿,叫您快乐,也叫您深思。我要歌唱那些幸福的人和那些受难的人。我要唱出隐藏在您周围的善和恶。您的小小的歌鸟现在要到远方去了:它要飞到那个穷苦的渔夫身旁去,飞到农夫的屋顶上去,飞到住得离您和您的宫廷很远的每个人身边去。比起您的皇冠来,我更爱您的心;然而皇冠却也有它神圣的一面。我将会再来,为您唱歌的──不过我要求您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都成!”皇帝说。他亲自穿上他的朝服站在那儿,同时把他那把沉重的金剑按在心上。

    “我要求您一件事:请您不要告诉任何人,说您有一只小鸟会把什么事情都讲给您听。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变得美好。”

    于是这只夜莺就飞走了。

    侍从们都进来瞧他们死去了的皇帝──是的,他们都站在那儿,而皇帝却说:“早安!”

    注: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叶君健译。

    ********************

    这篇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夜莺的歌声能使濒临死亡的皇帝重新充满活力,让我们体会到真正具有生命的艺术的力量;夜莺之所以一直关心着皇帝,是因为皇帝在聆听它的歌声时曾流下了眼泪,这表明发自肺腑的真情的可贵;只有厨房里的小丫环、农民们才喜爱夜莺的歌声,这又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艺术的知音在下层社会里……读完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安徒生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中国,显露出他对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的浓厚兴趣。

     

     

    • 写作方法指导

                  

     

     

    1.皇帝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后回到他华丽的宫殿,小男孩那句“他什么衣服也没有

    穿呀!”的声音始终萦绕在他的耳畔......

    请运用你超群的想象力延续你无与伦比的奇思妙想,续写《皇帝的新装》

    2.选择拓展阅读中小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创编,注意联想、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 例文参考1

    皇帝的新装(续写1)

        皇帝为了不让百姓们耻笑,他顶着寒风,光着身子走完了游行。 

       回到皇宫之后,皇帝龙颜大怒,马上叫大臣去把那两个“御聘裁缝”请来,可惜早就人去楼空了。皇帝便立即派人追捕,这一追就是三年,却仍不见那两个骗子的踪影,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皇帝吧!他在这三年里可没闲着,仍旧整天呆在他那间更衣室里忙碌着。有一天,有一群自称是来自26世纪的著名设计师来到了皇宫,他们说能做出独一无二、精美绝伦的衣服来。这一下可把皇帝美坏了,但他从上次的事件中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先让他们去做一身衣服出来,做好了拿来给他看看再说。

      
       从此以后,人们一提起皇帝,肯定就会联想起图画室来,因为他不用换衣服了,召集所有画家帮他“画”衣服就可以了。这下可脱不下来了!


       皇帝挺着大肚子骄傲地完成了这次游行大典,很高兴地回到宫中。没想到一位亲近的大臣说:“陛下,恕我大胆。那俩个织工是个骗子,他们把皇上给骗了。皇上身上的衣服远没有以前的漂亮。”皇帝一改以往的傲慢小心问道“是吗?那你认为我这身衣服怎样?”这位大臣说:“我不敢说呀。我怕自己说错了。”皇帝很不耐烦地说:“我恕你无罪,快快说。”吐吐地说你这个大笨蛋,竟敢说我没穿衣骗子捉过来。可是,那俩个骗子早帝很回个面子。可是,时间过去了许久,也没有骗子的消息。那位大臣又为皇帝献计了,他说:“那位小孩也许能帮我们。不如请他来看看。”皇上想:“对呀,那小孩能识破骗子,那就应该能找到骗子。” 
    于是,那小孩被请来了。小孩说:“他们肯定在我们附近的大森林里头。大人不是常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吗?”皇帝一想,,还是小孩的话有道理。于是,他就派出一队士兵由那位大臣与这位小孩带着,把那森林包围起来,就连蚊子也飞不出来。最后,果然在这里把骗子捉回来了。

     
       这下,全国可热闹了。大臣们纷纷献计了,有说砍头示众,也有说让他穿那衣服游行示众的。那小孩说:“最好也让他们知道被骗的感觉吧。”于是,小孩到死牢里见骗子。他对骗子说:“过几天,皇帝就要你穿那漂亮的衣服游行示众,然后砍头。但我可以帮你,不过你得把所有的财产都给我。”骗子说:“可以呀,只要能活着出去就可以。”当小孩将他们的不义财产都骗回来后的一个晚上。


       骗子按小孩说的方法趁士兵睡熟时,从窗口溜了出去。正开心,突然一支箭射了过来,正中一个骗子的脚,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万箭齐发,他们才知上了小孩的当,空欢喜一场。这就是骗人者的下场。从此,皇帝特别喜欢小孩,全国的小孩都是他的好朋友了。 3皇帝游完行回来,知道人们在议论他什么衣服也没穿,所以他非常生气,便派人把“御聘织师”叫来. 过了一会儿,“御聘织师”来了,皇上问他们:“百姓们议论的事,你怎么解释?”织师们说:“皇帝,因为你的百姓都很愚蠢,所以他们看不见这衣服,而您聪明绝顶,所以您能看见。为了证明我们的清白,我们要再做一件衣服,凡是有野心的人才能看见这件衣服。”皇帝非常高兴让他们快点做。 次游行大典开始了,皇帝穿着这件衣服在大街上游行,大臣们和百姓们都出装吃惊的样子说:“皇帝怎么不穿衣服?”大家都知道只要谁说这件华丽的衣服多么漂亮,那么皇帝肯定把他当判国者斩死。


       皇帝回到宫中,收到了一封信: 爱漂亮的皇帝,也许您正在更衣间,我只是想打扰您几分钟。您嘛,好比一艘大船,而我们平民百姓则是海水,我们即可以把您托得高高在上,可是我们也能淹没您,希望您能当个好皇帝,让我们永远托着您。 一个天真的孩子皇帝读完非常感动,开始专心治理国家,并放逐了织师。从此人们在提起皇帝总说:皇帝不在更衣间,在书房。

    • 例文参考2

    皇帝的新装(续写2)

      

       皇帝挺着大肚子骄傲地完成了这次游行大典,很高兴地回到宫中。没想到一位亲近的大臣说:“陛下,恕我大胆。那俩个织工是个骗子,他们把皇上给骗了。皇上身上的衣服远没有以前的漂亮。”皇帝一改以往的傲慢小心问道“是吗?那你认为我这身衣服怎样?”这位大臣说:“我不敢说呀。我怕自己说错了。”皇帝很不耐烦地说:“我恕你无罪,快快说。”这位大臣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看不见有衣服呀。”这话一出,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恼羞成怒:“好呀,你这个大笨蛋,竟敢说我没穿衣服。像个街头无知小孩。”说完就一脚把他踹到九霄云外。 
    可是皇帝心里也不踏实了,他让其它大臣也穿上这衣服看看,个个穿了全都一样,这时,皇帝渐渐相信那小孩及那位大臣的话了。 
       他派了几名官差,命令他们把这两位骗子捉过来。可是,那俩个骗子早就逃之夭夭了。无奈,官差只好回宫复命。皇帝很生气地说:“那就到其它国度找。”官差们不顾路途遥远,日夜兼程,走遍全世界都要找到那骗子。好为本国皇帝讨回个面子。可是,时间过去了许久,也没有骗子的消息。那位大臣又为皇帝献计了,他说:“那位小孩也许能帮我们。不如请他来看看。”皇上想:“对呀,那小孩能识破骗子,那就应该能找到骗子。” 
       于是,那小孩被请来了。小孩说:“他们肯定在我们附近的大森林里头。大人不是常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吗?”皇帝一想,,还是小孩的话有道理。于是,他就派出一队士兵由那位大臣与这位小孩带着,把那森林包围起来,就连蚊子也飞不出来。最后,果然在这里把骗子捉回来了。 
       这下,全国可热闹了。大臣们纷纷献计了,有说砍头示众,也有说让他穿那衣服游行示众的。那小孩说:“最好也让他们知道被骗的感觉吧。”于是,小孩到死牢里见骗子。他对骗子说:“过几天,皇帝就要你穿那漂亮的衣服游行示众,然后砍头。但我可以帮你,不过你得把所有的财产都给我。”骗子说:“可以呀,只要能活着出去就可以。”当小孩将他们的不义财产都骗回来后的一个晚上。 
       骗子按小孩说的方法趁士兵睡熟时,从窗口溜了出去。正开心,突然一支箭射了过来,正中一个骗子的脚,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万箭齐发,他们才知上了小孩的当,空欢喜一场。这就是骗人者的下场。从此,皇帝特别喜欢小孩,全国的小孩都是他的好朋友了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

    • 写作

    写作

    1、选择一篇中西方古代神话,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进行改写。

    2、对《盘古开天辟地》的片段发挥想象力拓展写作。

     

     

     

     

    • 拓展阅读十二

    研究新进展:多视角观察收入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各种非正常因素的存在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理论界关于收入差距问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差距的国际警戒线对中国算不算数

      国际上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主要有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五等分法以及主要用来衡量区域之间差距的泰尔指数等。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收入分配用的比较多的是基尼系数。在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3是平均主义分配,0.3~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合理,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就意味着出现了两极分化。国际上一般把基尼系数大于0.4作为警戒线。那么,究竟存在不存在一条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我国收入分配的警戒线究竟划定为多少,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的历史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所谓国际标准也并不严格,只能作为判断收入差距大小的参考。基尼系数本身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没有考虑税收因素;二是没有考虑不同地区消费模式的差别;三是没有考虑收入带给个人的满足程度具有边际效用递减倾向。第二种观点认为,既然国际上存在此标准,我国应该与国际警戒线一致,即把0.4作为警戒线,不要再搞什么中国特色。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质性很低的社会,没有必要机械地死死地守住0.4这条线。第四种观点认为,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不存在固定的收入差距警戒线。同样的基尼系数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各个国家的经验数据来看,并不是基尼系数越低越稳定,即使超过0.4并不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那么究竟划在多少合适,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人提出划在0.5比较合适,也有人提出,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划在0.4比较合适,全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限划在0.5比较合适,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另外,也有人提出1.7:1的城乡收入差距警戒线,30%的中产阶级收入阶层结构警戒线以及70%的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率警戒线等。

      二、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程度如何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处于适度区间。尽管目前的收入差距扩大了,但收入水平总体上提高了,社会是稳定的,表明目前的收入差距还为社会所认可。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都处于合理区间,城乡之间的名义收入差距虽然比较大,但如果考虑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物价因素,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还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进入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这种观点认为,按照国际的判断标准,我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进入了过大区间,如果加上金融资产和房产等因素,收入差距会更大。但还没有出现两极分化,因为从基尼系数来判断,全国的综合基尼系数还未超过0.5这一两极分化的国际标准,况且,两极分化除了有量的标准以外,还有质的标准,也就是全社会已经形成明显对立的两极,社会矛盾因此异常激化。我国还没有形成收入的两极,由收入差距形成的社会矛盾存在,但未形成尖锐对立的状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认为我国出现了局部的两极分化,但未出现全面的两极分化。也有人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两极分化。判断的依据就是一方面我国已经有数百万个百万富翁,另一方面还有数千万个绝对贫困人口。也有人认为,虽然我国的基尼系数还没有达到0.5的国际标准,但这一标准是以私有制社会为背景的,若将其用于分析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其临界值应该下降,若调整至0.45的临界值,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状态或至少可以说两极分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同时从居民家庭财富占有差别、实际的贫困人口比重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来看,都表明中国出现了两极分化。

      三、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吗

      关于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是否存在倒U曲线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倒U曲线假说,即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或先恶化后改进的趋势。那么倒U曲线究竟适合不适合中国,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存在库茨涅兹倒U曲线的变化规律。有人证明中国公有制经济倒U曲线是成立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收入差别扩大的,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别就正常收入差别而言同经济增长是相适应的,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其差别程度仍将继续缓慢上升,但边际增速将减缓,即趋于倒U曲线的顶点或拐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倒U型”假说得不到统计数据上的支持。有人认为,从近期的研究文献看,“倒U型”假说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支持。利用中国分省和分县的横截面数据对“倒U型”假说进行过验证,其结果都没有对该假说给予统计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是不平等的分配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抑制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收入不平等影响储蓄和投资,试图论证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第二种观点认为,收入不平等影响社会消费和政治稳定,试图论证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为负;第三种观点认为,在经济起飞前和起飞过程中,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利于提高社会积累率和促进生产要素持续地向高效率地区和部门集中,通过牺牲一定的收入分配公平性换取更高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率,加速经济起飞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会降低,甚至转化为负面作用,因为收入分配过分向高收入阶层倾斜,会使整个社会积累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增长。第四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需要哪些政策

      第一种观点认为,要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仅仅依赖收入再分配政策是不够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是打破包括城乡壁垒、地区壁垒的区域间的制度障碍,让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享有充分流动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第二种观点认为,加速城市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因为,一是从长远来看,单纯依靠农业的发展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一定局限性,必须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来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途径,这就要求把通过城市化减少农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二是城市化是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前提,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三是城市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四是城市化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三种观点认为,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消除贫困首要的措施应该是增加就业。第四种观点认为,完善收入分配并不是指简单的调整收入分配差距,而是要在完善和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的基础上结构性地调整收入分配差距,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对于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一次分配中的市场化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形成效率优先的合理的分配制度;对于各种非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方式,要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和健全法制环境的基础上使其尽快消亡,并尽可能缩小由其带来的收入差距。第五种观点认为,要缩小收入差距,首先要实现企业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转化。因为,企业古典产权制度决定了厂商的市场行为必然将工资定位于低点,要缩小收入差距就需要构建现代产权制度,让劳动者参与生产、分配过程的决策,加速向现代产权结构的演化。

      (作者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 专家教材解读一

    专家教材解读一

        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两字,铿锵有力,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一词概括了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语言高度凝练。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广阔,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一动一静。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对词语的理解。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在古代,大国军队都设中军、上军、下军等三军。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指全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 批判四人帮

    批判“四人帮”

    在党中央领导下,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斗争,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王张江姚陷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愤怒声讨的汪洋大海之中。一个揭发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的高潮,正以磅礴之势迅猛展开。

      王张江姚是赫鲁晓夫式的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是地地道道的党内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是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资派。他们疯狂反对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反对周恩来总理,反对毛主席亲自提议的对华国锋同志的任命,反对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全国人民的大敌,是中华民族的大敌。我们同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这场斗争关系到党会不会变修,国家会不会变色,人民的胜利果实会不会丧失。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四害不除,国无宁日。搞好这场斗争,彻底揭发批判“四人帮”,对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四人帮”极力反对这三项基本原则,妄图颠覆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我们要抓住“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抓住他们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千方百计地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这个基本特点,放手发动群众,集中力量,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揭发和批判“四人帮”的滔天罪行。

      在政治上,“四人帮”肆意封锁、对抗和篡改毛主席的指示,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国际国内一系列问题上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他们反对毛主席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违背毛主席关于修正主义是主要危险的教导,把经验主义作为当前的主要危险,提出要把反对经验主义“当作纲”,来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毛主席曾批评他们:“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列主义的,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我看批判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四人帮”违背和篡改毛主席的指示,反对和破坏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他们反对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破坏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篡军乱军,破坏军队建设和民兵建设,妄图毁我长城。他们崇洋媚外,里通外国,大搞投降主义和卖国主义。他们搞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篡党夺权。毛主席逝世之后,他们加快了步伐,炮制“按既定方针办”的所谓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发出了反革命的动员令,阴谋策划推翻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妄图取而代之。


      在思想上,他们用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代替唯物论和辩证法。毛主席曾尖锐地批评他们:“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他们在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红与专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制造混乱,以售其奸。他们利用手中控制的舆论工具,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制造谣言,欺骗群众,为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四人帮”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全面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组织上,他们结党营私,大搞宗派主义、分裂主义。毛主席多次批评他们:“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的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但他们阳奉阴违,变本加厉,在党内自成体系,为所欲为,称王称霸,把自己凌驾于毛主席、党中央之上。他们大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封官许愿,拚凑黑班底,疯狂进行“组阁”活动。他们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破坏党的优良传统。他们大开“钢铁工厂”和“帽子工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怀疑、不满、抵制他们那条错误路线的同志,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他们歪曲和反对毛主席提出的革命接班人的五项条件,破坏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制造新老干部的对立,既打击了老干部,又损害了中年干部和青年干部。他们的黑手伸到哪里,哪里就引起分裂、混乱和武斗,哪里的革命和生产就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就泛滥,反革命活动就猖獗。他们起到了公开的阶级敌人所起不到的作用。


      “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代表了地、富、反、坏和新老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愿望。他们推行的是一条祸国殃民的路线,亡党亡国的路线,是一条极右的路线。我们要彻底剥光“四人帮”自封的什么“正确路线的代表”、“文化大革命的功臣”、“文艺革命的旗手”等等画皮,还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家、野心家的本来面目。

      除了“四害”,党心大快,军心大快,民心大快。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对揭发和批判“四人帮”,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打好这场揭发和批判“四人帮”的人民战争。要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矛头始终对着王张江姚反党集团,通过批判,分清路线是非,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各自多做自我批评,求大同,存小异”,加强革命团结。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注意政策,“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对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严重错误的人,要实行毛主席历来教导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允许改正错误,改了就好,不要象“四人帮”那样把人一棍子打死。犯错误的同志应该赶快觉悟过来,同“四人帮”划清界线,揭发他们的罪行,转变自己的立场。对“四人帮”的揭发批判,要在党委一元化领导下进行。不要串连,不要成立任何形式的战斗队。


      “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在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斗争中,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特别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学习毛主席关于批判“四人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只有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才能把“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滔天罪行和他们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深批透。要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热烈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发展和壮大符合革命接班人五项条件的新生力量,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让我们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把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金波 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乐系授课。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被推荐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 例文参考

    【范文】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何为生活?怎样的生活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多年了,? 一直解不开.后来,我请教了鱼儿,鸟儿,黄牛,才知道生活,原来是这样的.清澈的水,碧绿的草,鱼儿在这条小溪里悠闲地游着亨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我问:鱼儿,为什么你会如此悠闲,快乐?鱼儿(面带笑容):因为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有爱我的和我爱的朋友和亲人.我(追着)问难道你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吗?外面的灯红酒绿你见过吗?鱼儿(再度微笑);不,我爱这里,爱大自然,爱一切的一切,不想离开大自然的怀抱.哦!这时我想起陶渊明,他不愿与外界同流合污,自愿隐居森林,过着淡泊的生活!原来,生活就是淡泊,洁身自好的情操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群鸟儿在这里飞过.我问:鸟儿,请你告诉我何为生活?鸟儿(赶紧)说飞翔就是生活,追求就是飞翔的动力,没有上进心就不会去追求,没有追求,生活就没有意义.原来,生活就是追求,只有追求,才有进步啊!!!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青春,努力奋斗,终有一天,我们会像鸟儿一样在属于自己的蓝天中飞翔.田野里,一片干旱的田地,一群牛儿在这里犁田,非常勤奋!我问:牛儿,请你告诉我,你对生活的看法,好吗?牛儿说:我非常乐意.对于我而言,犁田就是我的使命,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又问:难道你不觉得这种生活太苦了吗?牛儿(笑着)说,不,当我看到麦田丰收时,主人露出微笑之际,我感到很快乐.只要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贡献才不会枉费自己的人生.哦!我明白了生活原来是对他人的贡献.生活就像一个调色盘,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命运.重要的是你对生活的态度.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才会有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以后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生活。

    • 哲理理解有门道

    “哲理”理解有门道

        古代哲理诗往往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物”“人”“事”“生活”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所以优秀的哲理诗,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以宇宙、人生哲理的启发。由于哲理诗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学生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理趣。其实,鉴赏哲理诗,理解其中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门道。

        第一,可以通过诗人表达哲理的形式入手去理解“哲理”。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这类作品或寓理于事、或寓理于景、或喻理于物,叙事,写景、状物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

        1、借景说理。

        通过描写自然风景来抒发哲理在哲理诗当中是最多的。这类诗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寄寓某种道理或是为说理作铺垫。我们先来欣赏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一首哲理诗吗?全诗四句好像并没谈什么哲理,只是纯客观地描写了自然界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但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择取这迅疾而来、飘忽而去的三个意象━━“黑云”、“白雨”、“风”组成色彩斑谰的画面呢?为什么要用雨后平静的水面去反衬雨前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的“黑云”、“白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揭示自然界这种变化无常而又有常的规律呢? 联系背景,原来这首诗作于王安石变法前夕,当时诗人提出了与变法不同的主张,政治上正遭到改革派的围攻与打击,对整个政治局势,苏轼有点感到力难胜任,在郁闷之时,诗人从望湖楼前所看到的景色中得到启发。他觉得,无论是政治的暴风雨还是个人的坎坷,都必然是暂时的,必然要回复到澄清的本原上,这就是诗人要通过眼前的风雨来表达的人生哲理。

        2、即事说理

        这类哲理诗,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感受来寄寓某种道理。由于这类诗常常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事件,因此理解难度往往不太大。理解哲理时,一定要从日常事件出发去联想寄予的人生哲理,阅读中注意联想、联系,就可以较容易把握诗中蕴含的道理。例如苏轼著名的《东坡》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诗人描述的是雨后夜中散步这样极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却深含了独立危行的人生态度。诗中用“市人行尽野人行”概括了自己的遭遇和遗世独立的伟大孤独感;用“荦确坡头路”的意象,象征了人生旅程的坎坷;用“自爱铿然曳杖声”表达超脱旷达、苦中得乐的人生观。阅读时,如果注意联系诗人的人生遭遇,这一哲理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3、托物言理 
        这类诗往往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的。例如: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鉴赏这首诗我们可以先从形象入手。诗中通过描写鸟在林中与笼中情形的对比,才知道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在山林里自由啼鸣快活。由此,可以悟出:万物贵自由,宇宙万物之美在于能自由自在。

        第二,可从诗的形象的外在特点入手,进而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把握诗歌所要阐述的“哲理”。例如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表面上是写蜜蜂,实际却是借蜜蜂的辛勤采蜜,来表达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歌颂;又借蜜蜂酿造的蜂蜜被一些人轻易取走,来无情地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再如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表面上描绘了两幅图景:一幅是春来水涨,“蒙冲巨舰”被轻轻托起,在江上自在漂行,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另一幅是船搁浅水,多人力推,舰也难移动。这是诗的外在形象特点。这两幅图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意何在?联系题目“观书有感”,我们从江上泛舟的形象中,可以由此及彼地感悟出读书的真谛:水多,船行自在轻快,不枉费人力;同样,读书多,日积月累,基础扎实,功底深厚,才会驾轻驭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再推而广之,做任何事情也都如此: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须多学习,多掌握知识技能,多积累经验,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自在而行。

        另外,我们还可从诗歌的题目、诗中的议论性句入手去把握“哲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忽略了题目,不把“观书有感”与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就可能会曲解诗意。而诗中一些议论性句子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我们领会诗歌寓意的关键。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两句议论哲理明显: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议论更有启发性和象征性,只有站得高,才能扩大视野,纵览全局,获得正确的认识;同时,还鼓励人们克服困难,树立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

     

     

    •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

        关于《长征》一诗的创作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驰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关于长征与《长征》诗相媲美的,也是对《长征》诗作出最好注解的还有一段同样出之于毛泽东笔端的美文,那就是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论及革命形势的一段: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音频材料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 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标签:
    • 朗读
    • 故事
    • 语文
    • 葫芦
    • 叶子
    • 学生
    • 联系
    • 事物
    • 的人
    • 我要的是葫芦
    • 小学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