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关实验小学-金敏-语文-坐井观天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拓展阅读3

    中国的民俗风情

    苗族、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高山族:“围炉”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 拓展阅读4

    北京民俗风情

    北京民俗之曲艺  

    京、津两地只要一谈到鼓曲,必然与“杂耍”联系起来。这是民国以后的鼓曲书馆为了使演出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采,以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就将北方各种不同的曲种加上相声、双簧、戏法(魔术)、杂技(如抖空竹、耍坛子、踢毡子等)一起演出,称为“十样杂耍”,意为将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门技艺集于一堂。

    老北京的腊八 

    腊八,即旧历十二月初八日,系汉族传统节日,由来已久。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十二月蜡日也  ------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蜡日”,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天就算开始了。

    腊八粥的种类极多,主要是根据贫富来决定。旧时,米粮店一进腊月就将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绿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搀杂在一起出售,谓之杂豆米、腊八米。一般人家就将这种杂豆米加上小枣、栗子之类的干果,熬成粥之后再加上红、白糖,还有的加上玫瑰、木樨(腌桂花)等甜调料。

    胡同里的四合院  

    如果说,胡同是北京街巷的集合名词,那么,四合院则是北京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代表。

    四合院一排排的相连,每排之间用于通风、采光的间隔地带就是作为通道的胡同,住在四合院的人们的出入总要通过胡同。于是,一排排胡同和由它们连接的一排排四合院共同构成了北京的特色格局。

    老北京旧式婚礼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被看成一生头等"喜事"。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礼俗中贯穿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在老北京的旧式婚俗中也得到了反映;从订婚到最后结合,需要经过许多繁琐礼仪程序。

    婚丧喜庆旧俗  

    从人的一出生:——洗三、满月、抓周儿,到庆生日、婚礼、丧仪 等等,一直到死,各种庆祝活动都可以在自己的家中举行。四合院为此提供合适的空间。北京儿歌有:"二姑娘二,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 贴喜字儿,箱子柜子我的事儿。"这儿歌说明了要办喜事儿,要搭大棚,贴喜字儿。在大棚下招待亲朋好友。除了丧事之外,都算喜事,就连高龄去世的丧事,还叫"老喜丧"哪。

    北京的立春食俗   

    北京人吃春饼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经烙制而成。清《调鼎集》记载春饼的制法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但现在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洋角葱后食用。

    立春时,大葱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别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嫩葱先出,人们尝鲜,也是有“咬春”的意思。

    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庙会又名庙市   

    北京作为国都之地,历代在此大建寺庙,既是国都人口兴旺,又是寺庙香火繁盛,庙会当然发达。

    现在的北京在节庆的时候也恢复了一些具有文化传统的节俗,包括庙会。这些活动的宗教色彩被淡化,偶尔有仿祭祀活动的表演,也是以娱乐为主。活动的场所也不局限在寺庙内或其寺庙附近,公园、体育场、商场等地都成了庙会的活动场所,于是便有了"有会无庙"的庙会。集市交易的内容依然热闹不减,另外还加入了一些现代化色彩的游艺活动,为节日中的京城百姓增添快乐。

    • 拓展阅读5

    北京民俗风情百态

    提笼架鸟   

    一位民俗学家这样描写北京的养鸟盛况:"下自顽童贫士,上至缙绅富户,无不手架一鸟,倘徉街市,可谓举国若狂"。但这已是100年前的情景了。 进入现代社会的北京人有了更现代化的娱乐,只有时时念旧的老人还遗留着这一爱好。因此,人们在古树参天的公园或草碧花红的街头绿地还能看到排排鸟笼,听到鸟儿的鸣唱。   

    宣武鸟市在一片树林子中,在林外就能听见鸟叫,看到排排摊位在林中展开。粗看鸟市,你会觉得很新奇:笼的形状千姿百态,连拎笼子的挂钩也是精致的工艺品;鸟食更是有粗有细,有红有黑,不同的鸟需吃不同的食;鸟喝水的小瓷瓶也做工精细,美观大方。细看鸟市,你会觉得养鸟的学问相当深奥,慨叹北京人玩鸟玩到极致了。

    鸟的种类大体分成三种,一是北方鸟,养来听悦耳的声音;二是南鸟,主要为看艳丽的羽毛;三是打弹鸟,即扔出东西,鸟儿腾飞衔回,这纯粹是为了消遣,就象驯狗。三类鸟都得花大量时间调教。要知道,仅画眉鸟就要训练出13套不同的叫法,有一套叫不准,此鸟便成废鸟了。

    今天北京人养的大都是"听音"鸟。老人们常常凝神静听鸟鸣,欣赏一套一套固定程序的乐章。稍一走调,便会发出指令,命其改唱。表面无所事事,内心正在和鸟儿对着话呢!

    平民乐园   

    旧北京的天桥一带是北京平民的文化娱乐、饮食商业集中区,过去天桥一带的生活今天都浓缩在新建的天桥乐茶园里了。这处茶园位于著名的天坛公园西北端,是一座仿古建筑。 大厅前设舞台,内摆黑漆硬木八仙桌椅,两厢有出售各种京味儿小吃的门脸。身穿中国旗袍的服务小姐来回斟茶。付帐也必须用中国的古旧铜钱--你可以在现场用现代货币兑换,真可谓是完完全全的旧时风貌。  

    茶园的节目也是一台"民俗大串演",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老天桥"八大怪"的表演,这八大怪可谓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大偶像。

    他们的表演分为文活、武活。文活有孙宝财、毕学祥表演的双簧,胡玉民、傅宝山合说的对口相声,田宝善等九人的吹奏鼓乐,张善曾的"白沙撒字",罗浩然的拉洋片,潘长林的古典戏法,杨永祥的口技等;武活有周茂兴、李宝如等人的中幡、摔跤和硬气功等。

    最难得的是那种融洽热闹的气氛。二、三好友围坐一席,嘴里有吃的,耳里有听的,眼里有看的,精彩之处和着众人齐声喊几句"好!好!"--这时,你就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娱乐中的北京人了。

    北京的狂欢节  

    北京的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 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赚他们的钱,渐渐地又成为定期的活动,所以叫"会"。

    庙会多在春节举办,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丰富的京味小吃和民间工艺品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秧歌、高跷、旱船、舞狮,一队一队检阅式的走过你的面前;玩钢叉、弄虎棍、打锣鼓,一圈一圈展览式的让你欣赏。更有舞"中幡"者,将一面缎质红旗系在7米长、碗口粗的竹杆上,一会儿用手、一会儿用臂、一会儿用嘴、一会儿用额,抛起又接住,十分惊险。除看之外,你也可以涂脂抹粉,穿上中国古装,加入到狂欢的行列,向游人表演你的绝活。

    泥人、鬃人、面人、剪纸已满是北京魅力,你有时还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中国古董,这就是你的运气了。

    北京的胡同   

    胡同原是蒙古语的音译,从元代建大都就沿用至今。胡同-北京的古老街巷,是老北京人生活历史的见证,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今天仍占据着市中心的主要面积。胡同内的居民仍保留着许多旧有的生活方式。 北京的胡同,大小星罗棋布,共有七千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走向大多是正东正西或正南正北,横竖笔直,布局像棋盘。而胡同的名称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  

    在众多的胡同中,辈份最大的该是三庙街,可谓“胡同祖宗”。三庙街位于宣武门往西国华商场南侧。地铁长椿街站,44路、48路、25路长椿街或四新路下车即可步入胡同。  

    曲深的胡同实际是由两旁相连的院落组成,而院里就是北京人传统的住宅“四合院”。四合院四面皆房,中间留有宽阔的院子。院子多坐北朝南,大门多开在正房方向的东南角。入门迎面可见影壁,而且门窗一般只开向院子,形成封闭式的布局。散落在市区的名人故居和王府多为正统的四合院,您不妨走进去看看。 

    历史在这举世闻名而又毫不起眼的大小胡同里,完成了中国民族的三次大融合,兼容并收了世界各地的西洋文化和建筑文化。每一条小小的胡同中都是平民乐园,都能看到老人在和百灵对话,小孩子天真的戏嬉,北京人匆忙的身形,平凡而伟大的生存方式。时而从胡同里飘出的几声吆喝,仍透着清脆、悠长的韵味。

    牌楼古风

    北京的牌楼是古色古香的,早在明永乐年间修筑北京城时,长安街东单、东四等处为了高悬牌匾,都建有牌楼,也叫牌坊。后来,北京的庙宇、衙署、园林、陵墓前都以牌楼为装饰性建筑,牌匾上或书地名,或写祈福的话语。

    最著名的牌楼有前门的"五牌楼",东四、西四也因各有四座宏伟的牌楼而著称。不过,如今大部分牌楼都已拆毁,现在国子监街,小西天还有牌楼,不妨一看。

    京腔京韵

    京韵京腔-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京剧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它有优美、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并融入了中国武术的技艺。演唱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特别是象征性格和命运的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意,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神奇的脸谱、艳丽辉煌的服装、头饰,本身就是珍贵的艺术品。

    天桥传奇

    在前门大街与天坛路交汇的一带有一座古桥,称为“天桥”,后几经演变,桥不见了,但名称一直沿用。晚清和民国时期,天桥一带非常繁荣,是北京通俗文化的中心。 当时这里不仅集酒馆、茶 、杂技、曲艺等于一处,而且各样小吃,应有尽有,江湖郎中,卜卦算命看相,五行八作,无所不包,是老北京居民最爱游逛的去处。天桥虽是各式各样商店摊贩聚集之地,不过最为人称道的,是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表演杂技、曲艺说书、相声、大鼓等,可说是百艺杂陈。

    如今,许多北京市民,提起天桥,仍津津乐道。为此,天桥乐茶园应运开业了,在这里的人们可以边品北京风味小吃,边看民俗演出相声、评书、双簧、京韵大鼓,情趣无穷。不仅能体会到世界闻名的京剧的韵味、技巧荟萃的杂技的精彩,还能体会到昔日北京市民的生活情趣。

    • 拓展阅读6

    土家火垅记事

    周碧麟

    火是生命的跃动,火是自然的精灵。火对于土家人,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是精神的寄托。土家谚语说“火主火主”,有火才有主,有了火,就有了安全感;“有吃无吃,大火烧起”,再苦的生活即便吃不饱也要有火烤,有了火,就有了幸福感;再窄的房子,也要安排个火垅屋,有个火垅,心灵就有了归宿。过去几千年,火垅都烧柴。土家人的柴屋都很丰实,甚至房前屋后都堆满柴禾,“出门不勾腰,进门无柴烧”,“柴”与“财”同音,有了柴禾,就有了富足感。现在,烧煤,烧电,烧气,变化日新月异。你想了解土家人的生活,走近土家民族习俗,叩问土家人的心灵,你就要走进土家人的火垅。土家火垅的变迁,也就是土家社会和生活发展的缩影。

    土家民居结构的特点,多是三正三拖,三间正屋后面三间施檐。正屋中间是堂屋,两边饶间(念干)再隔成前后两间,后面用作房屋(卧室),前面则一边是灶屋,一边是火垅。三间施檐用作茅厕屋,柴屋和圈屋。堂屋是正厅,用来迎客,或作餐厅,火垅是取暖和烧水的地方。土家人管烤火叫向火。火垅是土家人非常重要的活动场所,特别是冬天,客人是定要请到火垅里坐的,就好比北方人冬天把客请到炕上一样。

    土家人对火垅要求很高,当然是不透风才好。早年火垅的楼板留有许多缝隙,叫响楼。一是便于柴烟散发,二是可以用来炕苞谷。火垅屋中间挖一个坑,四周镶上石条或是木框子,坑里垫些土,中间放一个大树蔸或是最大的柴,叫主柴,因此土家人又管火垅叫火坑。垫土是要常换的,熟土可用作肥料。楼索上吊一个打穿节的竹筒,中间穿一根可以上下滑动的木勾子,叫梭筒勾子,后来梭筒都换成了铁的。上面吊一把炊壶,大火一烧,水就沸腾起来。老人们起得床来,披衣而坐,把土罐子烤得飞红烫热,然后放进白毛尖细茶,反复簸动,到茶叶散发出焦香,然后把滚水冲进去,茶油便溢了出来。过一会,倒出烫热的浓茶来。茶一经熬过,酽得一喝就是一个缺。吹一吹,然后响响地喝上一口,再长长吁一口气,让人觉得是何等舒爽。

    家里有贵客,火塘边的沙罐里便燉着砣砣腊肉,像蜡座子。猪越肥,肉砣砣越厚,越是显出主人富有,客人面前便越是风光。煮腊肉一定得用沙罐,放冷水,用文火煨煮。待肉汁渐浓,特有的腊肉幽香便溢满屋子,漂逸出半里地。那香味,会摄走你的魂魄,让你动不开步子。今天腊肉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儿,可那种香味却是久违了。

    柴火好,可大可小,烤得上身,但是不卫生,到处是灰。吹风的时候,满屋的烟散发不出去,烟死人,土家人说“像薰獾猪子”,烤柴火的人经常眼红红的,身上一股子柴烟味。当火烧到很多热灰的时候,可以在里面烧洋芋和苕,但是火小了不成。土家有句谚语:火怕烧苕,人怕坐牢。一坐牢,人就蔫了;火小了,苕一放进去,火就立马熄灭。想起一个土家族好吃佬笑话:说有一个人总会等到人家快开饭的时候到人家去,人家又不好意思不请他。后来别人首先问他吃过饭没有,再决定是否开饭。好吃佬便说吃过了,可别人把饭菜一端上来,他看到菜还不赖,就打了自己一嘴巴子说:我这人真糊涂,脸都没洗,哪里吃饭呢!别人终究有些怕了,于是常在吃饭的时候改作烧洋芋吃,没想到这一遭又被他识破。他来家坐了一会,看到灰中冒出扑鼻的香气,断定里面烧着洋芋,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正好别人问他今天忙什么,他借话说:“我今天跟别人分家呢!”“怎么分法呢?”他于是拾起火钳在灰里划动说:“他们分田,一个要这块,一个要那块,争得不可开交,真是为难我了。”这左右一划,洋芋便露出来了。“哎呀,有洋芋呀,我吃两个。”人家无话可说,只拿眼瞪他。

    这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了。每逢节日的时候,火垅里总会弥漫着亲情和温馨,漾出一片笑声。隔壁家里的香伢子小的时候常来我家玩。春节,我家客人多,我们便捉弄她,说你跟我们每个人拜个年,要双腿跪下去,头碰地,还必须说“给您拜年了!”,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个人一角钱的赏金。为了得到可观的奖赏,她十分认真地做了一遍,逗得大家都笑出了眼泪。可到给钱的时候,都装聋作哑了。没办法,她拿出看家本事,大哭起来,大家终是经不住这一遭,最后每人给五分钱才算了事。

    没有电灯电视的年月,山村的冬夜甚是寂寞。只听到汪汪的狗叫声,那多半是耐不住寂寞的人在串门。灯是土灯,油是桐油。灯盏小瓢样,用棉花或灯芯草做成灯芯。灯芯拨一下,才亮一会。灯芯结了壳,火苗闪两闪,又小了,“残灯如豆”,正是这种情景。那时煤油是计划供应,每户每月一斤,还常打折扣。父辈们习惯把煤油火柴铁钉说成洋油,洋火,洋钉,文化大革命也革了这些文盲的命,谁说“洋”字就会受到批判,因此他们改得很自觉也很彻底。屋后杨家么姑来我家和母亲一起纳鞋底。昏黄的桐油灯下,手不停地抽动,索子拉得呼呼响,墙上便舞动着影子,像演皮影戏,有如梦如幻的神秘。她们对唱着土家情歌,歌词内容多是诉说男女间的爱慕与幽怨,曲调非常好听。下大雪的时候,田里做不得事,村里人就围着火塘向火讲古。我的伯父是个老先生,在家乡小有名气,他跟我讲《东周列国志》,讲《聊斋》,还告诉我读唐诗。那些诗许多我至今记得,那是我的文学启蒙。日白讲古都是意识流,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民俗风情,轶闻逸事,名人野史,礼俗教化,想到哪说到哪。大人与孩子们做着划拳行令、猜谜、解九连环、翻花等土家游戏,巴人河的文化之流在融融的火垅夜话中静静流淌,代代相传。

    土家火垅并不全是诗意和浪漫,在我记事的那些年代,父辈们艰辛多于欢乐。父亲当过十多年生产队长。那时的干部还真像个干部,事事总走在前头,每天出工最早,放工却是最晚,回家还要挑水推磨。不像现在有些人享受在前,吃苦在后,总在想着戏法敲诈压迫百姓。冬天晚上要扭苞谷剥桐子,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年四季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日子过得好艰辛!

    全民大办钢铁的时候,山上的大树全被砍来炼铁。铁没炼成,只换来的几堆矿渣。树砍光了,烤火只能改作烧煤。烧煤的方法很原始很野性,就是在屋内堆着烧。煤中含有大量的硫与氟,这种烧法对身体危害很大,很多人得了地氟病,牙黑,骨质疏松等,对房子和家具也有损坏。每天晚上得把火种留下来,第二天才有火烤。最痛苦的是每天晚上封火的过程。打开火堆,把烧烬的煤渣捡出来,放进新煤。打开后的煤堆火很猛,炙烤得十分难受,刺鼻的硫磺味呛得人像钢针扎入心肺。这事每晚都得等到大家睡觉以后,由父亲来做。而我们的事则是先要把粉煤和上土,调匀,以备封火用。肥料是庄稼人顶顶关心的事,那时没有化肥,父亲很早就得起床割上几捆草才上工。还用用烧火土的方法积肥。为了利用煤火的热量烧火土,父亲要把外面的生土背进来烧成熟土再背出去,两天换一次。现在回想起来鼻子就酸酸的,可怜的父母啊,他们那时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后来有人挖地炉子烤火,但煤烟问题终是没有解决。专家发现致发高氟病的原因,政府发放了大量的降氟炉,免费的,农村烤火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请别人做过一个铁炉子,引来村里许多人观看和羡慕。最近几年,铁炉不仅一年一个新样式,而且是越来越豪华,越来越科学。还有电火炉,天然气炉,动不动就是几千元一个,让人眼花瞭乱。如果父亲突然活过来,看到这情景,一定会惊讶得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土家火垅已非昔日的乡气与寒酸,有的人家还用上了空调,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可昔日土家火垅那种融融氛围却是荡然无存了。很多人外出打工,一年难得聚会一次。年轻人聚在一起,不是斗地主就是打麻将,学生则有做不完的作业。不打牌的人看电视,做杂事。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的环境,没有说闲话的机会,那些陈年旧事也无人愿听了。偶尔和孩子们讲到过去的事,他们认为是天方夜谈,不足为信。孩子们知道的过去是电视剧里那些戏说,他们崇拜的英雄是歌星影星,他们信奉的真理是人人为我,电脑游戏中的虚无世界让他们流连忘返。家乡的历史,民族的风情差不多被人们遗忘殆尽。火笼设施不断进化中,氤氲土家传统的文化氛围却在悄然消逝,土家文化传承的条件正在受到挑战,这并非杞人忧天!

    山村融融夜,土家悠悠情。土家火垅,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 标签:
    • 西关
    • 坐井观天
    • 实验
    • 井口
    • 认为
    • 无边无际
    • 指名
    • 语文
    • 对话
    • 理解
    • 青蛙
    • 小鸟
    • 3.
    • 小学
    • 2.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