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看—听—说—写—打—想”模式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看、听、说、写、打、想”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用“看—听—说—写—打—想”六个字来概括。
            看:看字形,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
            听: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读音;
            说:说出生字的拼音、部首、笔画顺序、字义及其“认知码”编码(一种符合汉字笔画、笔顺和部件规范,又符合识字教学规律的编码);
            写:进行拼写和汉字书写练习并写出生字的“认知码”编码;
            打:按所写出的汉字编码,用键盘输入,看是否能打出所要的汉字; 
            想:激励学生联想。可以给出基本字由学生加上部件组成新字;也可以给出单字让学生联想组词(或“组词接龙”);还可以给出词语让学生联想造句。并让学生把加部件组成的新字以及通过联想组成的词语和句子都输入计算机,以达到加深对汉字的音、形、义理解的目的。
            在按这个模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在“看”和“听”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演示生字的笔画、笔顺、汉字部件、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让学生“说”、“写”、“打”,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手脑并用,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学生还可以自我发现自己对汉字音、形方面的错误认识,从而有助于主动建构关于汉字知识的意义(体现主体作用)。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笔画、笔顺、读音、部件、间架结构及字义等方面的常见错误(发挥主导作用),所以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关生字的字形、字义和词语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汉字输入能力,试验教师们还创造了一套“看打”、“听打”和“想打”的教学方法:
            看打,是指让学生边看字边打字。当学习独体字时,让学生先念音,打出首码,然后心里书写,打出首末笔代码,强化认识独体字读音和笔顺。在学习合体字时,先让学生观看该生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口里说出相应部件的代码,同时打出该字的编码,以加深对合体字间架结构的认识。实践证明,只要经过较短时间的训练,学生便能把全篇课文看着打出来。 
            听打,是指在看打的基础上,让学生不看实际字形,而是听到字音就要去联想字形和编码,并立即把字打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字形的理解。这种练习通常是结合传统语文教学的“听写”训练进行。每节课安排适当的听打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输入速度。
            想打,是指边思考边打字,可以给出单字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联想组词,也可以给出词语让学生联想造句或写出一小段话。通常有如下几种训练方式:
            ⑴ 看字打词
            教师出示一个字,学生进行组词并各自在计算机上打出来。不同的学生所组的词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还能组出含有生字的词。
            ⑵ 看图打句或按词造句
            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会看图写话。练习时,出示挂图,学生先说一句描述挂图内容的话,然后用计算机把这句话打出来;也可以由教师给出某个词语,让学生按这词语联想造句,再把它打出来。
            ⑶ 看图打出一段话
            这种练习有时借助挂图,但最好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显示一幅图像或一段活动影像,让学生先用一段话描绘该图像或该段活动影像,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把这段话打出来。这种训练将为后面的情景作文教学打下基础。

    • 标签:
    • 联想
    • 学生
    • 模式
    • 汉字
    • 打出来
    • 生字
    • 部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