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二师27团中学张芸《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识字教学的第一课。

    本课是继汉语拼音之后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课识字课,课文由一首儿歌和两幅插图组成,儿歌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而且巧妙地把一至十这十个数字镶嵌在儿歌中,富有情趣,读来琅琅上口。

    第一幅插图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儿歌的意境。第二插图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认识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学习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从“一到十”十个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在数学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这节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积累,借助汉语拼音和数的认识学习生字,利用图画学习儿歌和生字。

    【教学理念】

       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编写图文并茂,体裁利于朗读的特点,从观察入手,从朗读中寻求突破。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生趣,在乐趣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同时组织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再现生字,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效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联系生活识字,结合图画识字学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识字的快乐,喜欢识字。

    2、感受乡村风光的美。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把图中事物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感悟儿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数字卡片  生字卡片  “四线三格”和“田字格”样板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联系生活识字,结合图画识字学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识字的快乐,喜欢识字。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山村)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回答)

      [凭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中提高学习的动机。]

      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书上有一首小诗,把图上的小山村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师:多美的图画呀!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练习说话。)

    师: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课文插图,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美丽的插图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课后双横线中的字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自由谈。)

      师:看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把这几个字圈出来。(师在黑板上示范用圆圈圈出生字)

      生:(学生圈划生字)

      师:你们瞧老师也把生字圈出来了,你们圈对了吗?圈对了就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

      生:(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师:看来大家都会圈生字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以后再碰到条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这样圈得又快又好吗?

      (生回答。)

      师:同座之间互相读读这些字。他全读准了,夸夸他;如果他没读准,就请你帮他。

      生:(学生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师:(教师巡视指导。)

      师:全读准了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师:(出示“去”)谁来读?

      生:(大声读。)

      师:声音真响亮!

      生:(读得准。)

      师:字音读得真准!生活中有哪些词语和句子里面有“去”字?老师请同学说说看。(指名回答)

      师:好极了。

    师:(出示“里”)谁来读? 

    生:(指名读,齐读。)

      师:音读得真准!让我们给它组词语吧。

      生:(学生组词)

      师:(课件展示)

      生:(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字音都读准了,相信大家再读古诗,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赶快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古诗)

      师:大家看(师手指每行诗句),这首诗一共有这样四行,分别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行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顺。

      生:(分行读古诗)

      师:哪个小评委来评一评。

      生:(积极地举手)

      师:你真会听!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四行诗可以分成几句呢?

      生:(回答)

      师:你真会学习,还能结合以前学到的知识总结出规律呢!对了,每两行是一句,这首诗一共有两句,下面就请男生读第一句师,女生读第二句诗。比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生:(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看画面,说感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儿歌的意境,感受乡村风光静谧的美。既感悟了儿歌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语言。多种形式的朗读内化了学生的语言,积淀了语感,促进了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三、我会写。

    1、认识田字格(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里?)

    出示“四线三格”样板和“田字格”样板,让学生选择。

    2认识笔画
      多媒体出现“一(横)”老师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说几遍。

    3、今天,我们帮“一、二、三”安个家。

    4、出示“一”“二”“三”。设问: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是由“横”组成)

    5、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6、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7、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8、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9、学生描红,临写。

    10、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红星”。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无需教师繁琐的讲解,提醒、强调。学生们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中探索新知,学习书写,获得发展。

    四、快乐阅读

       课外读本67页《谜语》《题罗浮山》《一共有几只鸟》《四和十》

    《五指歌》《凑十歌谣》《十字歌》

    五、快乐写作

    选二到四个生字组词,并各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联系生活识字,结合图画识字学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乡村风光的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图中事物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感悟儿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巧识生字

    1、创设情境:同学们,数字王国里有十大元帅,你们已经认识它们了。今天,老师把他们请来作客,来,看看老朋友吧。

    师:请同学们读一下屏幕上的这些数字。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些数字宝宝都有同胞兄弟,读音和它们一模一样,只是长相不一样,你们想认识吗?

    2、做“找朋友”的游戏,将汉字“一”至“十”与数字对应起来。

    师:现在我把“一”至“十”十个汉字发给座位上的同学,你们快速的找到自己的朋友,站到与数字对应的位置。看看哪些小朋友找得又对又快。

    (播放歌曲“找朋友”,游戏开始。)

    3、表扬顺利完成游戏的同学,要求学生借助数字自读生字。

    设计意图:孩子欢欢喜喜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就应该让他们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喜欢学习语文,喜欢识字。充分利用师生手中的卡片,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结合课文插图二进一步识字。(幻灯片出示插图)

    同学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4、抽读。重点强调“四”和“三”的声母是平舌音,“十”的声母是翘舌音。

        5、全班齐读。

    6、去掉拼音读。

        设计意图:让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巧妙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借助数字的读音认识生字,让学生学得轻松。

    二、学习古诗,背诵古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7、闭目感受小村庄的美,口述诗意。

    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三)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象,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三、拓展阅读

        《咏雪诗》《四和十》《五指歌》《凑十歌谣》 《十字歌》

    四、拓展写作

       看44页的图写一句话

     

    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识字
    • 学习
    • 学生
    • 设计
    • 认识
    • 意图
    • 生字
    • 识字一
    • 教学设计
    • 数字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