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数符号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对数符号
    
    
    对数是由英国人纳皮尔(Napier, 1550~1617)创立的,而对数(Logarithm)一词也是他所创造的。这个词是由一个希腊语(打不出,转成拉丁文logos,意思是表示思想的文字或符号,也可说成“计算”或“比率”)及另一个希腊语(数,抱歉,我不知道拉丁文怎么写)结合而成的。纳皮尔在表示对数时套用logarithm整个词,并未作简化。
    至1624年,开普勒才把词简化为“Log”,奥特雷得在1647年也用简化过了的“Log”。1632年,卡瓦列里成了首个采用符号log的人。1821年,柯分用“l”及“L”分别表示自然对数和任意大于1的底的对数。1893年,皮亚诺用“logx”及“Logx”分别表示以e为底的对数和以10为底的对数。同年,斯特林厄姆用“blog”、“ln”及“logk.”分别表示以b为底的对数、自然对数和以复数模k为底的对数。1902年,施托尔茨等人以“alog.b”表示以a为底的b的对数,此后经过逐渐改进演变,就成了现代数学上的表示形式。
    对数于十七世纪中叶由穆尼格引入中国。十七世纪初,薛凤祚的《历学会通》有“比例数表”(1653年,也称“比例对数表”),称真数为“原数”,称对数为“比例数”。《数理精蕴》中则称作对数比例:“对数比例乃西士若往·纳白尔所作,以借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此后在我国便都约定俗成,称作对数了。

    对数的表达式为:b=logan,其中a,b,n关系为:n=ab,对数具有一种奇妙的性质,可以把高一级的乘、除、乘方、开方运算转化为低一级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大量运算是,对数这种功能可使计算的效率成倍提高。

    比如计算264,若用64个2相乘,其繁难与费时是可想而知,如果利用对数来计算,lg264=64*lg2=64*0.3010,,求出对数数值,再查反对数表就可以求出264的近似之,就可以体会到对数在数字计算上的优越。

    • 标签:
    • 教学
    • 表示
    • 数表
    • log
    • 求出
    • 运算
    • 计算
    • 跨越式
    • 对数
    • 符号
    • 64
    • 分别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