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第一节读后感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相关文件下载

     第七章第一节读后感.docx                                           第七章第一节修订建议.docx

    读书报告.pptx

    • 第七章第一节读后感

    许晏宁 201211012906

    第七章主要围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展开讨论,第一节主要谈的是为什么要建设校本课程。

    本节由毛老师的真实案例引入,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好处。这些优势都是从老师的角度提出的,分别是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建构适合学生的教材,有助于教师收获学生成长的喜悦,有助于教师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有助于教师组建教师共同体,有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有助于教师获取职业幸福。十分全面的叙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优势所在,鼓励老师开展自己的课程建设。

    读完这一节,可以从毛爱萍教师的经验分享中对校本课程建设有更加具体的感受。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思考。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经过以程序语言为主的“计算机文化论”到以计算机作为工具与教育教学结合的“计算机工具论”,并一直都在发展中。有变化就意味着不稳定,意味着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不断适应、不断调整其对课程的认识和定位。

    信息技术教师不同于主科教师,没有考试的压力,在应试的大环境中,也就不会受到重视,但是不重视不等同于不重要。在这种大环境下,会更加考验老师的职业素质。而且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们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具有优势。我们不禁会问,开发校本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值得我们劳心劳力的去开发吗?读完这一节给了我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第一点,校本课程有助于建构适合学生的教材。没有考试的压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只能从符合他们兴趣点出发了。如果还是一味使用现有的教材,学生没有兴趣,那么这门课注定是失败的。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很难有教材适合所有的学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改善教学效果,也是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国家规定课程体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就给教师留有发挥的空间。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留给教师的少有的自由空间,我们当然需要好好利用。

    作为教师,可以说职业幸福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工作的喜悦是一种悲哀,老师不快乐,被教的学生也不快乐。试想一下,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年复一年的讲解office等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不认真听,没有人关注,这是多么可怕的职业生涯。所以我们需要职业生涯中的自我认同感,可以感受到自己价值所在。这就会是幸福的职业。这一章节就从实例入手,细致讲解校本课程的好处,应该会给为自己职业担忧的人一些启示,一点信心。

    课程开发过程中能够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由原来的课程被动传授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并可取得较高的专业认同感。当我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开发一些课程,教师的职业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当他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就会获得快乐、认同感,进而提升自我价值。书中有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首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快乐,然后才是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收获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热情工作,才能影响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好自己的校本课程之后,学生交上来充满创意的作品,教师批改作业就会是一种享受。从学生的进步中,就会发现自己工作的价值。所以,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教师获取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正在成为一种专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先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应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在罗东飙和邓涛的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及校本专业发展途径浅探》最早提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主要学科教师的职业发展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学校会主要根据学生的成绩评定教师。但是复课教师就会困难很多。评职称要有根据,复课教师就只能靠自己的学术研究成绩方面来争取,而校本课程就是很好的突破口。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好校本课程,如果能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校领导就会重视,就能获得更好的资源辅助教学,相应的教师待遇也会好很多。这是增加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存在感的重要手段。

    校本课程还有助于组建教师共同体。有相同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师们在网络上形成共同体,相互分享、互相帮助。这样不仅能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还可能会促进整个领域的教学发展。可以说,信息技术学科处境尴尬,但是每个教师的力量薄弱,不能改变什么,如果能形成一个共同体就会发挥出一定作用。如果真的做出一些成绩,推动了行业进步发展,这样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会从中受益。

    校本课程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需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点,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会逐渐减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需要全方位的了解该领域。这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能够梳理专业知识,建构起系统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当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时,,他在形成着一种新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是教师专业持续不断发展的根本途径。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要求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面临着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任务,以适应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现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前途不明朗,这对每个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就得现在多积累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一系列知识,为以后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准备。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职业
    • 信息技术教师
    • 教师
    • 有助于
    • 校本
    • 课程开发
    • 课程建设
    • docx
    • 第七章
    • 学生
    • 读后感
    • 第一节
    • 开发
    • 课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