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第四节我们一起来努力—合作学习法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我们一起来努力—合作学习法

    读书汇报

    我读的是第三章的第四节------《我们一起来努力--------合作学习法》,读了这一节之后我对合作学习的了解更深入了,以前我对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小组一起来完成学习任务上面,但读了这一节之后,我才知道合作学习分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分配合作任务、开展合作学习、分享合作学习成果、评价合作学习效果五个部分。首先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概括来说,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活动,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其他人习得成果,而展开的所有合作互助相关行为。

    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这一部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还有这么多讲究,有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两种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划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效,不同的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便同一位教师面对相同的学生,在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时也会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划分没有固定的程式,具体采用何种分组方式,还要教师们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授的具体教学内容来决定。

    分配任务的方式要根据分组方式来决定,通常有两种常见的分配方式。一种是为每个小组分配难度相似,内容不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采用异质分组法进行的小组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水平,分别为各小组划分不同难度等级的学习任务,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采用成绩同质分组法进行的小组划分。

    开展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内容。通过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得合作学习小组之间通过互助学习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切块拼接式、小组游戏竞赛式以及小组调查式。

    共享学习成果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来展示各自小组的学习成果,可能是展示自己组制作的某个电子作品,也可能是选出代表上台演示。不同的学习内容会有不同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共享方式。

    最后的评价合作学习效果这一部分我有一点疑惑,按照老师给的材料中的评价方法,小组分=小组成员提高分总和/小组成员的数目,小组成员提高分越高小组分就越高,小组成员提高分采用测验分与基础分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计算,计算方式如下表所示,当测验分低于基础分10以上时,提高分为0分;当测验分低于基础分1-10之间时,提高分为10分;当测验分高于基础分10以内时,提高分为20分;当测验分高于基础分10以上时,提高分为30分;同时,若测验分是满分,那么不算基础分是多少,提高分均认定为30分。其中,基础分一栏是学生多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测验分是学习完本单元学习内容后进行测试得到的成绩。也就是说哪个小组学习完本单元学习内容后测试得到的成绩比平常的平均成绩高的多,那个小组成绩就高,这样的话对那些平常测试得到的平均成绩就高,学习完本单元内容后测得跟平常差不多但又没达到满分的小组不是很不公平吗?难道没有其他评价合作学习效果的方法吗?

    读了这一节给我最大的好处是我以后要是当信息技术老师的话,我可以按照本章提到的思路来组织合作学习,从分组到评价,本节都给了我启发和理论指导,我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来用不同的方法分组,又可以依照不同分组方式来分配任务,评价这一方面我觉得依照小组最终作品来给小组打成绩,个人成绩按照小组成绩和自评组间成员互评来给成绩比较好,自评组间成员互评可以以由以下几点为依据(1)有没有在合作学习中完全自主承担了自己的任务并出色完成,(2)有没有积极讨论发言,(3)对问题解决决的贡献程度,(4)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提高程度(有没有吸纳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还有这一节还给出了一些促进合作学习开展的小技巧,都使我受益匪浅,相信以后当老师这些都可以用在我的课堂上,而且这一节学到的关于合作学习的方法都不是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的,它的理念同样可以用到其它课上,不同情况下要用不同的方法这一思想更是人生,生活中都可以用到,做人要灵活,要会看情况,不能死脑筋。

    修改建议

    (一)病句和错别字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行“合作学习法的有哪些实施策略?”去掉“的”,改成“合作学习法有哪些实施策略?”。

    案例指引里面案例3-5的第一行“以达到检查学生对文本、图片、声音等信息的知识点如何进行加工掌握得如何的情况”改成“以达到检查学生对文本、图片、声音等信息如何进行加工的知识点掌握得如何的情况”。

    把“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那里第一行的“因此开展合作学习的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这句话里面的第一个“的”去掉,改成“因此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异质分组法第一个例子中,在第三行“一个班级人数为40人的班级中,将班级分为8个小组,每组5个人,将班级40名同学大致分为擅长绘画、擅长制作flash、善于演说展示作品、擅长设计、擅长搜集素材5类,每组都分别由这5类同学组成。”这句话的最前面加个“在”。

    在异质分组法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三行,把“另一方面也相当于给各小组能力相当,缩小了小组间因人员水平差异带来的整体团队战斗力的差距”这句话里的“给”改成“使”,“使各小组能力相当”比较通顺。

    同质分组第一自然段的“最常见的同质分组方式有成绩同质分组方式、情感同质分组等。”

    改成“最常见的同质分组方式有成绩同质分组方式、情感同质分组方式等。”

    在切块拼接式的例子里,把第四行的“像班级同学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的“像”改成“向”。

    在小组游戏竞赛式例子的第四行“给每组5分钟的联系和分工时间”中的“联系”可能是“练习”,这个不太确定。也有可能说得是给每组五分钟的时间让同组成员联系,但要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改成沟通会比较好,“给每组五分钟的沟通和分工时间”

    把小组调查式例子的最后一句“到教师机上给其他组的学生演示说明,自己组的学习结果。

    的逗号去掉。

    (二)内容

    评价合作学习效果那一部分比较难懂,配例子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容易。还有就是给出的评价方法感觉有时候比较不公平,多给一些方法比如依照小组最终作品来给小组打成绩,个人成绩按照小组成绩和自评组间成员互评来给成绩,自评组间成员互评可以以由以下几点为依据(1)有没有在合作学习中完全自主承担了自己的任务并出色完成,(2)有没有积极讨论发言,(3)对问题解决决的贡献程度,(4)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提高程度(有没有吸纳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会不会比较好。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进行
    • 合作学习
    • 分组
    • 成绩
    • 这一
    • 我们
    • 学习法
    • 方式
    • 努力
    • 合作
    • 小组
    • 划分
    • 内容
    • 起来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