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琪的读书报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1.1文章大纲

    学习环境在本章中被分为面授教学的学习环境、分布式(或技术中介的)学习环境,以及两者相融合形成的混合式学习环境。

    本章主要探讨了六个与混合式学习相关的核心问题和研究:学习效能(转变潜能、完成率和学业水平)、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教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成本效益和可获得性(与学习质量)、组织因素。

    并讨论了混合式学习未来的两个研究方向:院校研究(包括教师的接受程度、技术支持和培训模式)、学习效能研究(概念性的框架和模型、实时交互与计算机中介的通讯作用、学习者的选择与自我调节)。

    • 1.2本周任务

    本周阅读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混合式学习环境、混合式学习环境有哪些典型的例子。

    • 1.3什么是学习环境

    何克抗、李文光(2002)两位学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人际交往。

    学习环境可以分为物理、情感、技术、资源四类学习环境。【张海珠编著.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1.4分布式学习环境的技术有哪些

    1.4.1以浏览器为代表的Web1.0应用,

     

    其特点是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1.4.2以blog、wiki、podcast为代表的Web2.0应用

     

    其特点是用户既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

     

    1.4.3替代性世界(Alternative Worlds):

     

    例如:以Secondlife、Google earth为代表的虚拟世界;增强现实技术(AR);远程呈现。【Bebo White,庄秀丽,康文霞. 替代性世界:学习环境新方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5:50-54.】

    week1:周末去看了个8D头盔互动电影,它是属于AR还是VR

    week2:周一去中关村参观了,知道是VR,但是AR和VR的区别是什么?

    • 1.5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并不仅仅是狭义的教室学习和网络学习两种学习环境的混合,而是与教学有关的所有要素的有机混合。

    1.5.1理论的混合

    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测量、育传播、教学设计等许多方面的理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其中,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理论基础有:(以下带星号的是学习理论吗?

    1.5.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交互、反思、创造与协作。

    1.5.1.2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群众的智慧和社会网络。

    1.5.1.3*模拟学习理论(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透过以模拟真实的情境与环境,让学习者能够安全的,较低成本的,在类似真实情境的环境内,训练与学习相关议题。它一般使用可视化、逼真的材料达到学习目标,强调“做中学”。

    1.5.1.3.1 *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Learning)

    学习是在真实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1.5.2 *协作学习理论(Collaborative Learning)

    学习者通过社会交互来促进学习。

    【Bebo White,庄秀丽,康文霞. 替代性世界:学习环境新方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5:50-54.】

    1.5.3学习资源的混合

    1.5.4学习环境的混合

    1.5.5学习方式的混合

    1.5.6学习风格的混合

    • 标签:
    • 12290
    • nbsp
    • nbspamp
    • 22659
    • 20064
    • 30340
    • 29615
    • 报告
    • 23398
    • 读书
    • h2
    • 12289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