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琪]一个教师期望对学生态度的实证研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一个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教师期望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案例

    引言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认知、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交往过程,教师期望效应作为一种情感效应,通过学习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习行为,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隐性推动作用。

    基本情况

    研究者与文献出处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教师期望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刘红霞‘赵蔚‘王龙静2

    研究问题

    (1)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从学生感知的角度出发,探究教师如何通过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来传递对不同学生的期望;

    (2)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教师期望的合理传递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行为倾向、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



    (3)教师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改善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

    研究方法

    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课堂志

    问卷调查法:

    陶德清教授编制的调查问卷,在实验结束前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进行调查。

    焦点团体访谈法:

    分别对相对活跃组和相对冷淡组进行半封闭式访谈。

    观察法

    采用课堂观察记录表,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观察

    网络学习行为跟踪
    教学日志分析

    研究结果

    1. 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神态、动作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显著影响;

    2. 师生课堂交流过程中,赞赏性的言语及表情对学生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3. 网络环境中教师与同伴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行为倾向的改变具有显著影响;

    4. 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资源与公告通知的适应性呈现,有助于学习态度的改善;

    5. 混合式学习环境中教师赞赏与认可信息的关联性呈现,对学习态度的改善相对持久

    阅读散记

    布劳恩: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模式

    罗森塔尔:影响教师期望传递的四个相关因素

    • 气氛(学习氛围)

    • 反馈(行为、学业及作品的评价)

    • 输入(教授内容的差别)

    • 输出(给予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期望
    • 学习态度
    • 学生
    • 教师
    • 课堂
    • 情感
    • 影响
    • week4
    • 言语
    • 态度
    • 行为
    • 内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