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晓玲《Where is my car?》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小学英语(阅读课型)

    Where is my car? 教学设计

    任晓玲 涿鹿县五堡学区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第四单元Where is my car?的第三课时。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描述物品的位置展开。本课时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一般疑问句问答句型。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是三年级的儿童,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乐于表现自己。学生们学习英语已有一个学期多了,他们已经能够表达一些简单的英语词语和句子,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问答。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中要涉及到的常见学习用品、玩具的单词与句型、where问句,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本课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分析

    •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词汇captoy box、句子have a good time

    2.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Is it in/on/ under…?Yes, it is./No, it isn’t. 猜物品的位置并回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对话、同学交流和自主听读,学生能够体验英语学习、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将所学句型应用到日常对话中。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积极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观点。

    2.学生能够很好地与同学进行协作,合作意识有所提高。

    3.养成自己收拾书包、玩具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句型Is it in/on/ under…?Yes, it is./No, it isn’t. 猜物品的位置并回答。

    难点 理解语境语言 Have a good time.

    五、教学资源

    教学设备:黑板、一台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书包、帽子、玩具盒子、眼罩。

    课程资源:导入部分的视频、课文听力的音频、视频、扩展听读部分的音频、视频。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and revision

    a : Listen and do.

    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Put your hands on your desk

    Put your hands in your desk.

    Put your hands under your desk.

    bSing a song.

    Where is the toy car?

    歌曲是教参上的视频,其中包括几个前面学过的单词和本课时要学的单词,用于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单词、初步感知本课的单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全体同学都能够很好地参与进来。


    框1

    cFree talk

    Where is my ruler\bag\pencil box

    It’s under the chair\on the desk\in thebag.

    Model---- pairwork----check 1 or2 groups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1 情景导入

    T: I have a new cap.It’s red.I can’t find it now.Is it on the desk?No,it isn’t.Is it in the desk? No, it isn’t.Oh,it’s in the bag.

    Now,let’s look and listen carefully.

    2遍视频,要求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结合视频中的动画和句子,初步感知句型Is it in/on/ under…?Yes, it is./No, it isn’t.的读法。框2

    2 Play a game:

    利用PPT呈现本课所要学习的句型。接着师生问答。

    T: Where is my ruler

    S: Is it in the desk?

    T:Noit isn’t.

    S: Is it under the book?

    T: Yes, it is.

    这段对话采用首先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教师与学生进行2-3组,根据学生对句型的掌握情况对一些单词进一步进行强调。注意这里要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检验对句型的学习效果。

    在教师与2-3名学生进行示范后,请学生两两合作进行提问和回答,之后请1组学生汇报。

    Step 3: Listen to some extending materials.

    3遍,

    框3

    Step4: Make a conversation.

    利用本课所学的句型,进行下面的对话。这段对话,教师和学生先示范2-3次,再由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练习,最后由2-3组学生进行汇报。

    A: Let’s play a game.

    B: Ok.

    A: Close your eyes. Guess. Where is my

    English book?

    B: Is it in your bag?

    A: No,it isn’t.

    B: Is it on your desk?

    B: Yes, it is.

    框4

    Step 5: 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听读10分钟)

    2.Copy the words on page 40.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课题指导下“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理念支持下进行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强调英语学习的交际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各个击破。

    作为一节新授课,本课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十分清晰,包括单词、句型两大方面。因此在活动设计上,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层层递进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首先利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听力导入新单词的学习,之后利用课文第二部分的听力材料巩固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最后再利用第一部分材料进行句型Is it in/on/ under…?Yes, it is./No, it isn’t.的教学。这样的处理,各个击破本课的教学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以言语交际为中心”。

    英语学习中“言语交际”是至关重要的,在本课的设计中,听读材料、师生对话、生生交流提供了不同层面的交际。听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应用的情景,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交流中,也为生生交流提供了素材基础。师生对话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进一步进行的生生对话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说英语的机会,同时同伴互助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本课的课程资源包括导入部分的视频、课文听力材料动画、扩展听读部分的视频以及教学PPT。导入部分的视频起到了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的作用,课文的音频和扩展听读的视频,作为学生学习新知的依托、巩固和拓展,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融合,并应用到不同情境之中。

    总之,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积极引导,在完成了课标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又有所提升,相信坚持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一定能够实现学生的“跨越式”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与城市里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上取得同样的发展。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进行
    • is
    • 教学设计
    • my
    • 句型
    • 英语
    • 能够
    • 对话
    • 部分
    • 学生
    • 单词
    • car
    • where
    • 视频
    • 本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