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二师三十八学校沈婷《1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教学课件《所见》,教学课件《小池》,动画课件《古诗两首:生字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读课文插图。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认读字词

    牧童 振林樾 立正 蝉鸣 捕捉 闭口 所以

    (带上拼音先认读后去掉拼音读)

    交流识字的方法。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四、初读课文。

     1、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五、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教学课件《所见》中范读部分,学生听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1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里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六、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

    朗诵(也可播放课件的的范读),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七、拓展阅读

    阅读P153—155《识字通—猜一猜》、《短文1》、《短文2

    八、小练笔

    组词造句:林、诗、黄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6、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播放教学课件《小池》中的范读部分,学生听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六、总结全文。

    七、拓展阅读p156—p158

    《池上》、《江南》《初夏睡起》《晚风》

    八、小练笔

    1、把你会下的古诗默写下来;

    2、看图写话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教学课件《所见》,教学课件《小池》,动画课件《古诗两首:生字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读课文插图。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认读字词

    牧童 振林樾 立正 蝉鸣 捕捉 闭口 所以

    (带上拼音先认读后去掉拼音读)

    交流识字的方法。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四、初读课文。

     1、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五、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教学课件《所见》中范读部分,学生听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1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里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六、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

    朗诵(也可播放课件的的范读),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七、拓展阅读

    阅读P153—155《识字通—猜一猜》、《短文1》、《短文2

    八、小练笔

    组词造句:林、诗、黄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6、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播放教学课件《小池》中的范读部分,学生听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六、总结全文。

    七、拓展阅读p156—p158

    《池上》、《江南》《初夏睡起》《晚风》

    八、小练笔

    1、把你会下的古诗默写下来;

    2、看图写话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教学课件《所见》,教学课件《小池》,动画课件《古诗两首:生字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读课文插图。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认读字词

    牧童 振林樾 立正 蝉鸣 捕捉 闭口 所以

    (带上拼音先认读后去掉拼音读)

    交流识字的方法。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四、初读课文。

     1、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五、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教学课件《所见》中范读部分,学生听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1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里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六、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

    朗诵(也可播放课件的的范读),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七、拓展阅读

    阅读P153—155《识字通—猜一猜》、《短文1》、《短文2

    八、小练笔

    组词造句:林、诗、黄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6、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播放教学课件《小池》中的范读部分,学生听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六、总结全文。

    七、拓展阅读p156—p158

    《池上》、《江南》《初夏睡起》《晚风》

    八、小练笔

    1、把你会下的古诗默写下来;

    2、看图写话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农二师
    • 朗读
    • 指名
    • 感情
    • 所见
    • 牧童
    • 说说
    • 学生
    • 课文
    • 古诗
    • 新疆
    • 三十八
    • 诗句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