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二师30团陈娟二年级《邮标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设计内容

    邮票齿孔的故事

    //建议加一个“概述”,用以说明本课是哪个版本哪一册的哪一课,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单元中的地位是什么等等。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火花一张。

    学具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

    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

    //导入环节富有趣味性,流畅自然,很好!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        “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

            “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

    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

    //识字方法的交流比较重要,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生字,另一方面又能启发学生思维。这一过程既要有老师的预设(即教师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生字预设一些识字方法),又要注意挖掘学生生成性的资源。 预设部分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本课有哪些重难点生字?针对这些生字重点渗透哪些识字方法?等等。这些问题是不同识字课之间的差异所在。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出示生词,认读。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读,扩词。

    指导生字书写。

      观察字型、结构,书空记忆。

      提出需老师指导的生字,老师范写。

      仿写。

    2    交流评议,改进书写

    //建议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写具体。范写哪些字?仿写几个?等等。

    四、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哪些内容?跨越式强调小学语文低年级每堂课要拿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为什么?它不是简简单单的4个字,更不是硬塞进课堂的一个环节,而是与前后教学环节紧密相连,紧扣教学目标的。要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的作用:

    ⑴ 通过大量扩展阅读可以轻松地大量识字(因为阅读材料有情节、有故事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上下文、有场景、有逻辑关联,容易激发联想和想象,便于形成联想记忆,从而消除了繁重的机械记忆负担,既有利于认识生字,也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汉字);

    ⑵ 通过大量阅读既可认识字形、字音(一年级的扩展阅读材料都加注汉语拼音),可以了解字词运用的语言环境,从而能全面掌握每个字词的形、音、义(而不是像注音识字那样,只认识字音、字形,而不一定懂字义,从而造成对大量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混淆,更不晓得如何用学过的汉字来造句和写文章);

    ⑶ 大量扩展阅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精心搜集的大量扩展阅读材料,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诗词精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最美好最高尚的思想情操,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通过每节课都进行这些内容丰富的扩展阅读,可以养成学生喜爱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人类优秀文明的熏陶,就得到优质精神食粮的滋养,这无疑对提高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扩展阅读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与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篇目,有助于达成对教学目标的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内化和迁移。

    五、打写

    //打写什么内容?一般而言,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第一课时的写作是为生字学习服务的。因此,第一课时写作主题可以是用学过的生字词造句、写段话、编故事、编儿歌、猜字谜、作诗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2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读课题。

    回忆: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朗读课文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2、  合作学习。

    组内伙伴轮读课文,纠正易读错字音。

    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尝试读读你认为重要的句、段。

    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帮助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全班讨论解决。

    3、全班交流。

    三、总结全文,启发创造

     1、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

     交流: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过渡: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可是,邮票撕下来后,身边没有胶水,邮票没法贴到信封上。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现已解决:邮票背面贴上特制胶水,用时只要用水将邮票背面打湿,就可以把邮票贴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不方便如何解决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动脑筋,想办法,并动手做一做,在“展示台”上表现一番。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四、积累运用,指导实践(根据教学情况,部分内容放到课后。)

    1、  数量词积累。

    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读一读。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集体订正。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1. 邮票常识积累。

     读“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部分关于邮票的常识。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邮票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展示你的集邮册。

    //邮票常识的积累也可以放到课前完成,课上分享

    五、拓展阅读

    //同第一课时建议。注意第一二课时要根据对应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拓展阅读材料。

    六、打写

    写几句关于你了解到的邮票的常识

    //打写题目不合适。写作题目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教师本节课教学的目标而定的,且更多的是主观性的题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建议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重新设计打写题目。(其实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中的第3个步骤的“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就可以作为打写题目)

    在设计写作题目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所设计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避免写出的内容千人一面;

    第二,写作主题要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联想、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愿意写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

    第三,建议提供一个主题,确定与教学目标最契合的一个题目,不提倡提供二选一或多选一;

    第四,在写作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是什么,并且可以采用一定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如:运用音乐调动学生情绪、写作之前播放电子相册烘托气氛,等等。

    • 标签:
    • 识字
    • 教学目标
    • 学生
    • 大量
    • 阅读
    • 题目
    • 生字
    • 写作
    • 课时
    • 教学设计
    • 邮票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