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老师必须做到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语文老师必须做到

     

        2011年10月份参加了由23团中学承办,22、23、24、26、223五所学校组织的连片教研活动,早上我先后听了23、22、223团中学三位老师上的公开课。下午在教研室李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几所学校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开展了评课活动,最后李芬老师就跨越式教学模式第一、第二课时应该完成什么目标,以及拓展写话的内容如何把握做了指导,并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听完李芬老师的发言之后,对跨越式教学模式有了更明了的认识,真是自己的埋头苦读不如老师的一席话。

        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语文课真不好教。”是啊,真的是一点也不好教,可试问我们对此付出了什么?我觉得有些是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但不全是,有时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的原因,身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身上的担子及责任比别的老师要重很多,我们之所以感觉到不好教,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做到,我觉得身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语文老师必须要钻研教材。(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入选语文书的每一篇都是绝佳的范文,怎么样从这些例子中剥取真核呢?还得从文本出发,不断地反复地品读咀嚼文章的味道,烂熟于心,再精心设计备课,同时又要注意不可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机会。

        往往在潜意识里我们觉得小学的课文篇幅很短,内容也很简单,理解起来也就很容易了,有了这种认识,研读教材就被忽略了,要么就是上公开课才做一番准备,平时上课则是抓起课本就进教室,一说明我们的常规做的不到位,二说明我们老师没有养成钻研教材的习惯。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在上课前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在课堂上还有一些生成的知识,那就是我们的孩子所理解的,在做了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有时会手忙脚乱,那不去钻研教材,结果会更糟。

        就像上《酸的和甜的》这一课,有一位老师说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是因为它的酸葡萄心理,老师在指导孩子朗读上,就一直引导孩子读出狐狸的酸葡萄心理,后来听完评课老师的一番话,才知道在这里理解有偏差,而造成这样的理解偏差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所造成的。

        有了这一番讨论,我觉得心理压力很大,虽然我将教材认认真真读了15遍,但是总觉得自己的理解也是偏差的。上课了,我走进了教师,我不知道我能否给我的孩子讲清楚,但是不管怎样都要讲,在课堂上我就引导孩子读课文说自己的理解,有一个孩子说:“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是因为它没有亲自去尝一尝。”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当时我觉得好轻松,但后来想想在自己的教学中出现这样好的问题,真的是很惭愧。

        有了这段经历,我最想说的是:“老师,真的要潜下心来好好钻研教材,同时请不要剥夺我们的孩子与文本交流的机会。”

        2、教学基本功苦练扎实。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众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也包括很多,那么就从最最基础的教学基本功抓起:教学语言的精炼与否,课堂时间的掌控,课堂活动的组织,书写的规范性等等。

        我们现在进行的跨越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一节课如果教学语言不精炼,时间掌控不好,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根本就完成不了,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剩下的就不用说了。

        教学基本功的提升非一时之功,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持之以恒,只有长期的坚持才会出成效,否则都是空谈。

        提到这一点,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比如说写字,现在我们孩子错别字的几率是在上升的,我觉得这与我们老师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指导在某个环节上还是出现了问题,有的是老师只注重自己的指导,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范写完之后,巡视观察的时候关注面及度不够,使已经写错了的孩子有机可乘,久而久之孩子的错字会越来越多。要克服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细节,细节决定的是我们孩子的命运。

        3、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

        一说起研究,似乎这里我们老师的生活很远,好像这是科学家、学者、专家……的事情,与我们老师没有关系,其实不然,身为老师同样要研究,只有会去研究的老师将来才有机会成为“家”。

        有人说语文老师应该研究一点“国学”,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只有了解了才会运用,也有人说语文老师应该从百家讲台上学点什么。我觉得一个学习他们的睿智,学习他们的绘声绘色,我在这里之所以说这两个例子,是我想告诉我们老师,看似无关连的之间都有如此错综复杂的联系,更何况是我们的教学呢。不是说没有关联,关键是看你研究了没有?研究了多少?

        教学看似无味,实则很有味,这个味如何,掌控权在你的手中。

    • 标签:
    • 教学
    • 理解
    • 是因为
    • 交流
    • 老师
    • 教材
    • 语文
    • 孩子
    • 研究
    • 觉得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