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7-03-28 12:54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六年级下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安徒生童话经典 之作,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一种悲悯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见到的幻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3、 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情分析

导入新课


教师支持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忍受着寒冷、饥饿在街上卖火柴。没有欢乐,没有人关爱的她痛苦地坐在墙角里,她觉得很冷很冷。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于是,她擦燃了火柴,那么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5-10自然段,画出幻象的句子,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学习文段


教师支持
1、学生读文,画句子。 2、学生反馈,品读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 (1)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总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2)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3)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4)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5)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3、多美好的幻象,但同学们想想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象? 4、教师根据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所以她渴望温暖、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 过渡: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读课文,找出火柴灭了有关句子。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1、学生找句子。 2、学生反馈。 (1)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有冷的墙。 (3)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3、指导学生读出小女孩幻象消失后的失望、伤心和现实的痛苦。 4、再次品读奶奶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和现实的痛苦。 过渡:美好的时光,一次又一次地消失,所以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时她急迫地叫了起来。①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就会不见的!” ②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祈求等心情。 ③每句话都用上了感叹号,表达了什么? 5、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 比较句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1)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运用句子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 6、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不惜浪费“一大把”火柴,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1)出示句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深化主题


教师支持
1、配乐,师深情朗读。 2、质疑:①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 ②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 3、出示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4、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5、教师引导,(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6、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社会的冷酷,人们的无情。) 7、、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延伸


教师支持
同学们,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你觉得自己生活过得怎样?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课堂总结


教师支持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他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希望同学们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布置作业


教师支持
1、阅读安徒生的作品 2、朗读课后习题习4《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卖火柴的小女孩

预览 下载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