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态变化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18-11-29 10:51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初中 | 主讲科目: 物理 | 听课年级: 八年级 |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标

  • 简介:

    • 情景导入 (5'29")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展示小球竖直下落,提问:下落过程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展示竖直上抛,观察小球运动状态。提问:小球的运动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问: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填写学案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一系列现象,引出重力。
    • 新授 (30'13")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重力的符号G,单位:牛顿 重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 提问:小球收到地球的吸引力,小球对地球有吸引力嘛? 重力的三要素:1.介绍铁甲台上物体状态,通过观察更正错误认识,强调正确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学案补充。生活中对重力方向的运用。2.重力的受力点-重心,位置:重心。3.重力的大小.学生讨论: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强调探究过程中的关键内容。按照学生的假设进行演示实验,过程中强调排除无关因素。推翻错误假设,肯定正确假设。图例:重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并提出可探究科学问题: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学生按要求(表格)制定实验计划并展示,从中发现学生设计的亮点和不足。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四种砝码的自由组合设计,科学记录实验结果,并教师全面关注,及时指导) 展示学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G=mg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辨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产生的,那地球的吸引力就是重力吗?”及时强调易混淆内容。 生活中利用重力方向的实例。 可探究科学问题的确定应由学生表述出来。 通过展示学生的设计,由学生逐渐细化出制定实验计划的规范性。 10g,20g,50g,200g四个砝码,进行出六种组合

优点记录:

利用丰富的生活实例及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现象的原因。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展示学生实验计划的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

讨论点: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引导 结束方式

听课反思:

对于探究实验的引导

评分总数:

98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