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19-03-15 19:49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初中 | 主讲科目: 数学 | 听课年级: 八年级 |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标

  • 简介:

    • 回顾数学知识 (1'34")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表格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转化几何语言 (2'18")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性质转化为几何语言 判定定理转化几何语言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学生带领学生复习性质与判定的几何语言 建议该环节选学生表述
    • 例题练习1 (1'3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学生做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检测内容:平行四边形的 纸面书写 拍照上传
    • 例题练习2 (1'38")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探究 拍照上传讲解 选取一位成员介绍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屏幕上呈现的内容只有学生的
    • 复习内容2 (1'34")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复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及性质的应用 教师呈现复习知识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例题练习1 (0'1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教师呈现练习题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基础层次的练习
    • 例题练习2 (1'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教师呈现练习题 测试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单选题测试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对角性质的理解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增加梯度的练习

优点记录:

1.分模块的复习知识设置。以分模块方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开展复习,复习思路清晰,学生针对性使用数学知识,复习效果高效; 2.习题设置精准。题目的设置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如性质的运用、判定的应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讨论点:

1.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建议定位准确,如复习课程是否只包含数学知识的复习,还应包含数学的思想方法,如总结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最优策略; 2.复习课的思考情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回归生活情境。这也即知识的应用。比如,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运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为什要用,如何用等。 3.复习课的课堂小结。从已上课堂整体框架,目前课程是总分形式,建议形成总分总系统复习框架,即若有内容复习完成后,再次给学生呈现所有复习内容,可直接呈现系统表格或概念图、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清晰复习的数学知识;

听课反思:

复习课的课堂反馈。考虑是否每道题都要反馈,建议反馈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易错点。重点反馈方式,可呈现学生的正确答案、错误答案。反馈效果的诊断,多属于利用性质判定的证明题型,涉及很多步骤,教师无法面面具到,建议可以利用平台批改功能,相互评价,作为小老师,发挥主体运用

评分总数:

102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