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乒兵球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24-05-23 09:01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小学 | 主讲科目: 体育与健康 | 听课年级: 3至4年级 | 教材版本: 人教版

  • 简介:

    • 步骤1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p>1教师语言引导</p> <p>2知道本课学习内容</p> <p>☆精神饱满,思想集中</p>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步骤2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步骤 3 (3'1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建议这个部分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下握拍方法
    • 了解握拍方式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p>1教师介绍乒乓球两种握拍方式</p> <p>2各小组尝试两种握拍进行颠球,谈谈感受</p> <p>3认真观看视频,总结归纳直拍和横拍的优缺点。</p> <p>4小结:直拍横拍和的好处。(归纳学生发言)</p>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步骤 2 (5'8")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颠球的时候是否可以让学生试一下两种方法颠球,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感受握拍方式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p>1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设计了关于直拍和横拍上台率的统计表,统计表中的上台率就是在&ldquo;击球后上台次数/总的击球数&rdquo;。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实践来完成这张统计表。那么,我们通过哪种击球方式来实践合适呢?正手攻球还是正手攻球?</p> <p>2生:我觉得用正手攻球合适。因为在反手攻球过程中直拍横打难度会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测试的数据不准确。</p> <p>3师:是的,正手攻球对于两种不同持拍方式难度相等,数据也会相对比较准确。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正手攻球的练习,来看看两种持拍方式的上台率会不会有变化呢?</p> <p>&nbsp;</p> <p>1通过颠球进行不同水平分组。A组:30秒连续颠球20次以上(包含20次)。B组:30秒连续颠球20次以下。(A组为控球水平良好,B组为控球水平一般)。</p>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分组练习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p>1每组一名小组长,负责控制测试设备,组员负责填写统计表。</p> <p>2教会学生操作&ldquo;庞伯特&rdquo;乒乓辅助练习系统。</p> <p>3每人完成两种持拍击球,每种方式进行2组正手攻球练习,每组10个球。</p> <p>4小组长负责控制测试设备,组员练习后填表,各小组进行&ldquo;平均上台率&rdquo;统计。</p> <p>5分享数据,根据数据谈谈体会。</p> <p>&nbsp;</p>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实践升级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p>1师:通过我们第一轮测试,大家分享了数据,也谈了感受。那么接下来,我们试试吧机器发球过网高度从0调至1后,看看这样的一个变化,会不会对我们的上台率产生变化呢?</p> <p>2发球速度不变,发球过网高度调至1。</p> <p>3每人完成两种持拍击球,每种方式进行1组正手攻球练习,每组10个球。</p> <p>4组员填写统计表,计算&ldquo;平均上台率&rdquo;。</p> <p>5根据数据分析结论。老师进行点评。</p> <p>&nbsp;</p>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步骤 4 (11'13")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人工统计上台率,这里为什么不使用鹰眼技术? 最好在屏幕上对每个学生的数据统计,有一个整体的展示 建议引导学生多发言交流,根据数据的展示,学生还是能看出两种握拍方式的区别
    • 步骤1 (0'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p>1探讨与交流</p> <p>邀请部分学生结合实践交流分享两种打法的感受。</p> <p>2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统计比较,对于正手攻球情况下,两种持球方式的上台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了解。相信大家也在这个过程中,选出了最适合自己的持拍方式。</p>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