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角形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21-11-13 12:55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初中 | 主讲科目: 数学 | 听课年级: 八年级 | 教材版本: 北京版

  • 简介:

    • 步骤 1 (0'15")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提问没有给学生思考时间
    • 步骤 1 (3'1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怎么量,让学生多表达
    • 步骤 1 (3'2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测量法和拼图法的弊端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
    • 步骤 1 (3'4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引出课题——严谨的科学证明,这里也可以让学生说出严谨证明在数学中的必要性,从特殊到一般
    • 步骤 1 (3'59")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要证明的命题是什么,是否也可以让学生说出来呢
    • 步骤 1 (4'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老师指令性的语言过多,建议多用引导性、启发性的语言
    • 步骤 1 (14'14")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叙述完成后,由其他学生再动手操作一下,要多给与学生练习的机会。
    • 步骤 1 (17'41")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这么好的思路,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到的
    • 步骤 1 (18'1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方法的总结,也可以先让学生来说一说
    • 步骤 1 (29'41")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符号语言的转化也是教学的难点,试试让学生将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 步骤 1 (41'30")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能够在巡堂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作答亮点,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纠错巩固的作用
    • 步骤 1 (43'12")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未填写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这种证明方法的总结可以让学生梳理一遍加深印象

优点记录:

教师教态自然,课堂时间分配很好,掌控课堂的能力突出,上课过程流畅。教师能够启发学生用多种严谨的证明方法,从熟悉到陌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学习新知到运用巩固再到解决开放性的问题,课堂活动层层递进,能够起到很好的知识传递和巩固的目的,且在其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体会到了数学严谨证明的过程。

讨论点:

教师讲授有些多,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比如想到添加平行线的证明方法不用过多地引导,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他的证明方法,比如将角移到同一侧的思路,也可以留给学生去发现和总结新的思路,让学生多阐述思考的过程。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听课反思:

教师讲授偏多,但是课堂的深度还是有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证明方法,思路被大大拓展。但是也有可能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如果遇到陌生的难题,没有教师的引导帮助,是否还具备如此顺畅的解题能力是比较存疑的。所以建议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时间思考,在其思而不得的情况下再点拨总结。

评分总数:

82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