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荻西小学-跨越式实验校本教研的开展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芦荻西小学-跨越式实验校本教研的开展

    《跨越式实验校本教研的开展》(2)2.ppt

     

     

    校本教研的开展.doc

    跨越式实验”校本教研开展

    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是广东省第一批现代信息技术学校。我们学校一向以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共识,早在“九五”期间,学校就一直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科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化教育教学风格。先后承担了全国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中央电教馆立项的课题、省级重点课题等多项各级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多项全国、省、市科研成果,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多年试验,成果丰硕。

    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创新,这个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科研,打破过去教师的工作由简单地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转向用教育科研的观点去审视过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教育科研成为课程改革的先导,唤醒教师内在的探究需要,立足已知去探究新知,形成教师与学校有共同的发展愿景,使教师个体与学校获得同步发展。秉着“科研兴校”的指导方针,在教育局的支持下,20059月,我校正式启动了 “跨越式创新发展教学试验”。在进行跨越式试验的八年里,我们以其理念更新教学观,以其培养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革新,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实验研究贯通于日常教学,还与校本教研结合在一起,双向开展,共同发展。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教师个体开展

    在跨越式实验研究头两年, 学校成立了专门研究组,由黎慧娟校长任组长,教学、科研行政为副组长,并将语文和英语两科的科组长及部分青年骨干吸收到课题组中来。在一、二年级各建立一个网络实验班,语文实验教师共两名、英语实验教师一名。为了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除了参加课题组的培训外,我们还请了课题组的余胜泉教授、陈杰博士、刘军博士等专家为老师们进行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方面的指导,令实验教师受益匪浅,迅速地掌握跨越式的教学模式。同时,课题组高水平的指导也令试验教师迅速成长。但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验初期,单纯学习跨越式模式会有所偏颇,因此我们学校的跨越式实验小组会进行二次评课,让实验老师更好地把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标进行融合。

    在实验的开始,实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产生了不少的困惑,形成了一个个小研究点,这也成为了校本教研的雏形。例如,当时我提出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这个命题。我就跟另一位实验教师林老师,依托跨越式教学的模式、资源进行探究,设计了“识字卡”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相关研究论文在参加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个实验仅仅在实验班里头开展,而研究员只有我们两个,所以,研究成果得不到广泛的运用和辐射。

    第二阶段:团队建设,专题发展

    那个时候,我们意识到课题研究以个体为单位必将影响实验效果。于是,学校调动科组的力量,构建了跨越式的研究型团队,并形成了梯队:实验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骨干----语文组和英语组----跨越式实验后备教师。跨越式课题组不再局限于几位实验老师,而是壮大了队伍,吸纳有意参加或有条件参加跨越式的老师到课题组中,通过跟队的观摩和学习,组队开展教学研究,掌握跨越式理念。

    随着跨越式实验的发展和实验组的不断壮大,我校的校本教研也进入了专题发展阶段。例如语文科,分为低年段小组,专题研究识字教学;中高年段小组,专题研究“精略结合”教学,结合跨越式课堂进行研究。此阶段,我校语文科的教研网《中高年级语文跨越式模式的研讨》、《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在两届年会作品参评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同时,我校建立周二“科研日”制度。周二“科研日”,是我校的跨越式科研特色。在科研日,我们通过观摩试验课,互相评课来探索创新实效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讲座,明确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水平;通过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开展校本教研。这样的科研日,能确保老师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使教师养成坚持科研活动,用教育科研指导教学的习惯,也让校本教研进入常规化阶段。

    博士导师何克抗教授,余胜泉教授,陈杰、刘军、陈玲、王冰洁博士也多次亲自到校听课调研,对学校科研和校本教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阶段:自主组团,开展课题研究

    跨越式创新发展教学实验”为教师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教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小课题”,各自组团进行研究。我们的选题原则是“问题切入口小、研究的重心低”,旨在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我校16项教师小课题中,有8个是结合跨越式课题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也是跨越式实验的骨干教师。其中《小学低年级 “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制作成教研网,在去年年会作品参评中获得一等奖。

    学科

    负责人

    参 与 人

    课 题 名 称

    语文

    吴洁萍

     

    蔡绮虹 刘 倩

    《整合教材资源,提高单元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语文

    林嘉颖

     

    刘佩斯 邓少英

    《小学低年级 “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

    语文

    邓曼娜

    杨洁莹 林小茹

    罗 欣

    《电子板报支持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语文

    区倩妍

    杜锦兵 黄咏瑜

    《自组织理论下高年级语文问题探究的实证研究》

    语文

    李嘉谕

    邓曼娜 罗 欣

    林小茹 黄咏瑜

    区倩妍 李嘉谕

    林嘉颖 梁晓虹

    《利用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

    语文

    刘 芳

    廖英华 何健红

    黄咏瑜

    《概念图与写提纲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英语

    李 婷

    陈 燕 蒋素萍

    《提高中年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信息

    技术

    曹志根

    杨 海 曾春晖

    《课堂上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报刊制作的行动研究》

    实验教师在研究中总结提升小课题研究成果,他们在实践中真切触摸和感受到教改最前沿的理念和信息的同时,自我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也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而在不断提升,为今后个人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教师的教育理念逐步内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其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也在不断的实践和体悟中逐渐形成。而课题研究螺旋式上升,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教育科研的队伍中,推动了跨越式试验的深入发展。因此,这些小课题研究得到总课题组和区科研部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这些教师小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获得区级的奖项。通过教师小课题研究,提炼了科研成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教师团队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阶段:整合力量,推进发展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势必影响教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我校跨越式实验的深层发展。本学期,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我校课题组教师全面运用学习元进行网上合作学习和协同备课。我们在学习元上建立了自己的学习小组,要求实验老师发表学习元同时要推荐到本校的小组当中。因此,我校的科研日也从单纯的面对面学习、面对面观摩磨课,逐渐扩展为网上研讨、移动学习,科研日制度更加规范。每月的第一、二个周二为理论学习日,学习资料作为学习元供实验老师学习,要求发表心得体会。第三个周二为协同备课日,大家在学习元上对课题组到校指导的课作课前协同备课。这对于我们有两个校区,而且实验老师较多的情况来说十分有用,能够保证到每位老师都能参与到教研和学习当中,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四个周二就是实验课日,为了大家都能参与到听课和评课当中,课题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技术的支持和建议。如,建议我们把实验课拍录下来,或剪辑成微课,放上学习元;又如建议我们通过二维码技术进行边听边评、移动评课等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正慢慢使用并形成常规,使得我校这个“跨越式大集体”更实效化、规范化,体现技术和教育的双向融合。

    与此同时,我们还很注意整合各方的力量去开展跨越式课题的实验,很注重小课题研究的推进延伸。例如,从已经顺利结题的小课题《概念图与写提纲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对比研究》上升为课题《概念图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中的运用研究》,此课题已经正式立项为“广 州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并且开题。同时,我们还整合各科小课题的力量,进一步形成课题《技术支持下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此课题也已经立项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教育信息技术专项课题”并且开题。我校将以“小课题”辅助“大课题”,小实验团队支持大实验团队的方式,整合各科资源力量,大小课题共同推进。

    跨越式创新发展教学实验”是我校的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阵地,是培养优秀研究型教师的平台。技术与理念不断的更新,校本教研的一步步深化,推动了“跨越式实验”的深入发展。多方面互相交织,螺旋上升,使得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蓬勃发展。

     

     

     

    • 标签:
    • 教学
    • 教师
    • 校本教研
    • 实验
    • 20140116224614
    • 学习元
    • 跨越式
    • 课题
    • 语文
    • 科研
    • 研究
    • 开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