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雅小学 肖东阳 《赵州桥》第二课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言品味摭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言品味摭谈

                   陈玉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七年级下册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其实, 文中的语言也颇堪称道, 很值得我们引领学生去认真地品味。

    一、咀嚼揣摩, 体验锤词的匠心

    1.动词的妙用

    例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

    拉?, 便罩?住了。

    例2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虽然小,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静悄悄的没有声音。

    例3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在这三个例子中, 作者精心选用了准确、贴切的动词。例1通过“扫”、“露”、“支”、“撒”、“系”、“牵”、“啄”、“拉”、“罩”等几个动词, 既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又突现了“我”在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例2中“爬”、“折”、“寻”、“捉”、“喂”等动词不仅具体地写出了孩子们在“三味书屋”中寻到的乐趣, 而且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好奇、爱动的天真活泼的性格,还反衬了“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从而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含蓄地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例3中的“称为”一词也用得极其准确, 既画出了“我”对书塾的畏惧心理, 又说明“最严厉”只是传说, 为下文写书塾的严而不厉设下了伏笔。

    2.形容词、动词的合用

    例4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例4中, 作者将形容词、动词进行巧妙地组合。用 “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形容词尽情地铺写各种植物的色彩和形态; 接着用“长吟”、“伏”、“窜”、“低唱”、“弹琴”等动词叙写小动物们发出的声响和动作, 从儿童的视角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形、有声、有色, 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使人仿佛如临其境。

    3.副词的巧用

    例5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在地上

    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例5中的两个“也”用得十分巧妙。其中前一个“也”极其自然地将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与前文所写的“百草园”衔接了起来, 而后一个“也”则说明这个园虽不如百草园那么多彩有趣, 但孩子们照样玩得有滋有味, 从而活现了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

    4.同义词的互用

    例6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 但阿?长?是不知道

    的, 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例7 先前, 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 晚间, 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 突然听到有人

    在叫他。……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 夏夜乘?凉?, 往往有些担心, 不敢去看墙上, 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例6中, “长妈妈”与“阿长”都是指同一个女佣, 但前者是“我”未上学时所称, 后者是在书塾里联想所称。例7中, “纳凉”与“乘凉”的意思都是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作者有意识地将同义词语交互使用, 避免了词语的重复, 使语言富有变化。

    5.方言、外语的活用

    例8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 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例9 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例8中的“叉袋”是浙江绍兴一带的方言,指一种有叉角的布袋或麻袋, 用在句中显然增

    添了文章的乡土气息。例9中的“Ade”是德语,意思是“别了”或“再见”, 用在文中既淋漓地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的那种无奈的心理及万分留恋的情感, 又活现了儿童们天真活泼的稚气。

    二、诵读回味, 体验炼句的精妙

    6.整、散句混用

    例10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例10中, 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 接着用整句尽情地叙写了春、夏两季的迷

    人景色。然后用一散句点明前面所写之景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紧接着又用了一个整句, 写出了秋景的妙处。这种整、散句的交替使用既使文章语言的节奏明快多变, 又充分表达了童年作者对百草园的无比热爱之心和中年作者对百草园无比怀念之情。

    7.长、短句并用

    例11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 后来却好起来了, 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地加多, 对

    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 从三言到五言, 终于到七言。

    例12 “不知道! ”

    例13 “读书! ”

    在以上三例中, 例11是一个长句, 在时间上分“最初”与“后来”, 在对课的方法上从“三

    言”到“七言”, 这样表达层次十分清楚, 用字非常严密。而例12、13都是非主谓句, 句式很短,语气十分强烈。这些是出自塾师之口的语言,极其准确地表现了塾师对学生的粗暴态度, 从而突出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个性心理的压抑和束缚。

    8.排比、反复句精用

    例14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 也

    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都无从知道。

    例15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在这两例中, 例14用三个“也许因为”的反复组成排比, 对家里将“我”送进书塾的原因进行了种种推测, 最后用“都无从知道”予以否定。这样写, 不仅显得层次分明, 而且强调了“我”热爱在百草园里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不愿进三味书屋的情绪, 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例15“拗过去”, “拗过去”的反复,充分表现了塾师对《四书》《五经》也颇感兴趣。这样的反复, 既突出了塾师的情态, 又强调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思想及对身心健康的损害。

     

    • 拓展阅读1

    民俗介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各地的民俗都与人文相关联,也可以说是由当地人民生活的习惯所形成的。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 拓展阅读2

    平遥民俗概况

    平遥风俗返朴而远,居民遗风起源于唐尧?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性刚而仁厚且尚武,尚武者人才倍出,文武全才者有之。且多慷慨好义之风。婚、丧、寿、生日、修建庆典遗风尤为盛旺。平遥民多土地贫瘠、少耕织、多商贾,并善经营。陶唐遗风虽已古远,但平遥忧存。

    婚嫁

    婚姻嫁娶,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倍受重视、讲究,既是一桩值得庆贺的喜事,又是非常注重礼仪的过程,表现的形式和手段非常隐喻,简单而深刻,鲁拙而不俗,风趣而文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现象。

    平遥婚礼过程,多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丧葬

    平遥县民故后历为土葬,在举行葬礼时,保留着很多传统仪式和传统用物。这些仪式及用物包括了吹、拉、弹、唱、书法、刺秀、剪纸、折叠、板印、沾帖、绳结、纸艺、面艺、插艺、缝艺等几乎所有民间艺术。

    丧葬程序为停尸、报丧、入殓、烧纸、出殡、圆墓、过七等。一般于三、五天烧纸,五、七、 九天出殡。犯忌不宜出殡者,则寄停他处,另择葬期。出殡之日, 亲朋近友均参加。起灵抬柩有十六抬、二十四抬 或三十二抬。

    祝寿   

    老年人从60岁始,每10年庆贺一次。隆重者,亲朋好友 要赠献寿桃(面制)、寿幛、寿联等,以祝长寿。午时,要在堂屋摆 寿礼、烧佛香、点寿灯,"寿星"高坐,晚辈依次拜寿。拜毕,设丰盛喜宴款待众宾客,欢度一日。进入90年代,祝寿大都贺以礼洋。宴席多在饭店举行。

    贺十三

    平遥庆贺生日之俗至今仍为普通。特别是贺十三,亲戚朋友届时纷纷登门道贺,贺礼多为面蒸“括篮”,上系银锁,用红绳与铜钱串结而成、三尺喜幛。外婆家来戚为上宾。待午时面向娘娘庙方向设供桌于院内,摆放供品及,外婆家垫底,其他叠上。点灯烧香、燃放鞭炮、由奶奶为孙子“折枷儿”用粉红、黄、绿纸条缠绕四根谷草杆,三根扎成三角形,一只手拿着套在脖颈处,另一只手持一根谷草杆,边打三个角,边口中吉祥语言念念有词,以祈祷孩儿健康成长。打毕将枷儿与娘娘花、娘娘鞋一同着燃。之后,设席款待全体亲戚朋友。

    庆满月

    平遥居民以生孩子为喜事。旧时,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称小喜。第一胎孩子不论男女,都要庆满月。满月的日期,男为29天,女为30天。也有在半月庆满月的,意取绊住,希望孩子长命。庆满月以产妇娘家亲戚为主,姥姥家要送银镯首饰 及衣服、小被褥等物。其他亲戚则送3尺布,叠成"山"字形状。

    主家回赠背心、枕巾之类以示感谢。

    节庆

    平遥县民保留着很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民俗节日,囊括时令节日、纪念节日、祭天地节日、祭祖节日、祭神鬼节日、祭动物节日等。它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人、神、鬼、动物等一切和谐的向往。反映了人们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信仰。通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古城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渊源。

    祭祀

    平遥县民祭祀活动,分为神祭和祖祭两大类。过去崇神者居多,有 "无庙不成村"之说。一般家庭均设各种神龛。灶王、张公、家神、 财神、门神、土地都是供奉对象。专业艺人将本业祖师或神供奉于 家中突出位置,以示敬业。不少人家将佛像或观音菩萨像置于闲房,每逢初一、十五设供烧香,以示虔诚。迷信之中反映出人们祈求平安、富裕、家业兴旺之美好愿望。

    祖祭是对先祖的怀念。一般于年夕、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 一或祖祀日祭之。

    迁居

    现在在农村多有沿用旧习者,择日开工,供奉土地神;开工期间讲究高挑红旗,以镇邪气。新房合顶时,要贴对联、放鞭炮,并宴请工匠,表示谢意。迁往新居时,要先"填宅",杀一只银红公鸡,以鸡血喷 洒房院。搬迁时,要先搬进玻璃瓶子、案板、筷子、蜡烛、发面等 东西,表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和"发福"之意。

    方言

    《礼记-王制》所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平遥方言是全国保留中国汉代文化语言最多最丰富的县城之一,平遥方言中有极其丰富的名词重叠式,这与普通话中的名词特点有区别.称谓很有趣。而这种方言又是平遥所独有的语言。

    • 弗罗斯特简介

    弗罗斯特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受到英国一些诗人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支持与鼓励,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与《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他的诗名日盛,于1924、1931、1937、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与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但不像浪漫派、唯美派诗人那样矫揉造作。他不追求外在的美。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诗朴实无华,然而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除了短篇抒情诗外,他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长篇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在格律方面,弗罗斯特爱用传统的无韵体和十四行体的各种变体,时常押韵,在节奏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 坐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

    乔叶            

    选自《读者珍藏版?我的故事》(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因为不会乖言巧语察颜观色讨老师欢心。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而其实我个子很矮(班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而前排中间的位置则是优等生的专座)。后来,我索性赌气似的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和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调换一下位置,固定坐到最后一排去。

    “为什么?”老师平淡地问。

    “因为我眼睛好,他近视。”

    我没告诉老师,其实我是全班同学中视力最差的一个。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不像个老师,倒很像我的表姐,当然远没有想起表姐那么亲切。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摊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①〔噙(qín)〕用嘴含着。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

    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造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晕眩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幽幽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累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白老师提要求?

    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做课堂练习时,她便看着我做题。

    “PJ7,IJ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日子慢慢地过去,终于有一天,白老师宣布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就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一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评完试卷,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天哪,我是第一名!

    我怔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的奖励。张玉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享受的人。

    * * * * * * 

    这篇课文向我们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对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但同时也会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我们是否曾经累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老师在这个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老师的职责应该远远不止于此。那么我们的老师应该怎样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有足够自由的、开放的成长空间呢?从另一面讲,每一个孩子都在学校中受到教育,都秉承着老师的恩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个空间、这个机会,让自己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考虑的。

    积累下列词语

    自卑倔强孤僻呆滞遐想不屑嘉奖脆弱笨拙障碍

    察颜观色滥竽充数如梦初醒惊惶失措自暴自弃懵懵懂懂

    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梦之世界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背景简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 《城南旧事》代序

    《城南旧事》代序(林海音)

      

    差不多快十年了,我写过一篇题名《忆儿时》的小稿,现在把它抄写在这里:

    我的生活兴趣极广泛,也极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

    记得小时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是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匣子,里面全是些新新旧旧的灯泡,贴几个钱,拿家里断了丝的跟他换新的。到今天我还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说电唱机了!)提着胜利公司商标上那个狗听留声机的那种大喇叭。我便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被搅不过,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

    “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街坊的小孩和老妈子。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便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这叫做“听蹭儿”。我有时大大方方的全让他们进来;有时讨厌哪一个便推他出去,把大门砰地一关,好不威风!

    唱话匣子的人,把那大喇叭安在话匣子上,然后装上百代公司的唱片。片子转动了,先是那两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早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的声音,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不过因为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片“洋人大笑”,还没唱呢,大家就笑起来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更笑得凶,乱哄哄的演出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代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老妈子一块钱(多么有用的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子到“城南游艺园”去,便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并不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教条。

    那时候的老妈子也真够厉害,进了游艺园就得由她安排,她爱听张笑影的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我就不能到大戏场里听雪艳琴的《梅玉配》。后来去熟了,胆子也大了,便找个题目──要两大枚(两个铜板)上厕所,溜出来到各处乱闯。看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郑小秋的《空谷兰》。大戏场里,男女分座(包厢例外)。有时观众在给“扔手巾把儿的”叫好,摆瓜子碟儿的,卖玉兰花的,卖糖果的,要茶钱的,穿来穿去,吵吵闹闹,有时或许赶上一位发脾气的观众老爷飞茶壶。戏台上这边贴着戏报子,那边贴着“奉厅谕:禁止怪声叫好”的大字,但是看了反而使人嗓子眼儿痒痒,非喊两声“好”不过瘾。

    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睡着了。我不明白那时候的大人是什么心理,已经十二点多了,还不许入睡,坐在她们(母亲或是老妈子)的身上,打着瞌睡,她们却时时摇动你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睡觉?母亲说,一则怕着凉,再则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

    多少年后,城南游艺园改建了屠宰场,城南的繁华早已随着首都的南迁而没落了,偶然从那里经过,便不胜今昔之感。这并非是眷恋昔日的热闹的生活,那时的社会习俗并不值得一提,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那是真正的欢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

    我记得写上面这段小文的时候,便曾想: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地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儿。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十三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我写过一篇《我父》,仍是值得存录在这里的:

    写纪念父亲的文章,便要回忆许多童年的事情,因为父亲死去快二十年了,他弃我们姊弟七人而去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女孩。在我为文多年间,从来没有一篇专为父亲而写的,因为我知道如果写到父亲,总不免要触及他离开我们过早的悲痛记忆。

    虽然我和父亲相处的年代,还比不了和一个朋友更长久,况且那些年代对于我,又都是属于童年的,但我对于父亲的了解和认识极深。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但是我也得原谅他与日俱增的坏脾气,和他日渐衰弱的肺病身体。

    父亲实在不应当这样早早离开人世,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努力,对生活有浓厚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多么丰富!他生性爱动,几乎无所不好,好像世间有多少做不完的事情,等待他来动手,我想他的死是不甘心的。但是促成他的早死,多种的嗜好也有关系,他爱喝酒,快乐地划着拳;他爱打牌,到了周末,我们家总是高朋满座。他是聪明的,什么都下功夫研究,他害肺病以后,对于医药也很有研究,家里有一只五斗柜的抽屉,就跟个小药房似的。但是这种饮酒熬夜的生活,便可以破坏任何医药的功效。我听母亲说,父亲在日本做生意的时候,常到酒妓馆林立的街坊,从黑夜饮到天明,一夜之间喝遍一条街,他太任性了!

    母亲的生产率够高,平均三年生两个,有人说我们姊妹多是因为父亲爱花的缘故,这不过是迷信中的巧合,但父亲爱花是真的。我有一个很明显的记忆,便是父亲常和挑担卖花的讲价钱,最后总是把整担的花全买下。于是父亲动手了,我们也兴奋地忙起来,廊檐下大大小小的花盆都搬出来。盆里栽的花,父亲好像特别喜欢文竹,含羞草,海棠,绣球和菊花。到了秋天,廊下客厅,摆满了秋菊。

    花事最盛是当我们的家住在虎坊桥的时候,院子里有几大盆出色的夹竹桃和石榴,都是经过父亲用心培植的。每年他都亲自给石榴树施麻渣,要臭好几天,但是等到中秋节,结的大石榴都饱满得咧开了嘴!父亲死后的第一年,石榴没结好;第二年,死去好几棵。喜欢迷信的人便说,它们随父亲俱去。其实,明明是我们对于剪枝,施肥,没有像父亲那样勤劳的缘故。

    父亲的脾气尽管有时暴躁,他却有更多的优点,他负责任地工作,努力求生存,热心助人,不吝金钱。我们每一个孩子他都疼爱,我常常想,既然如此,他就应该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使生命得以延长,看子女茁长成人,该是最快乐的事。但是好动的父亲,却不肯好好的养病。他既死不瞑目,我们也因为父亲的死,童年美梦,顿然破碎。

    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经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我们努力渡过难关,羞于向人伸出求援的手。每一个进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怜悯为耻。我也不喜欢受人恩惠,因为报答是负担。父亲的死,给我造成这一串倔强,细细想来,这些性格又何尝不是承受于我那好强的父亲呢!

    童年在北平的那段生活,多半居住在城之南──旧日京华的所在地。父亲好动到爱搬家的程度,绿衣的邮差是报告哪里有好房的主要人物。我们住过的椿树胡同,帘子胡同,虎坊桥,梁家园,尽是城南风光。

    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那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呆而神圣吗?

    1960年7月

    (选自《城南旧事》,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 《未选择的路》背景简介

    《未选择的路》背景知识

       《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于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1916)中。 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出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 

       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更利于写诗的环境。于是他们卖掉了祖父遗传下来的农场,再加上几年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就这样他们来到大海对岸的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不久之后,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特别撰文推荐,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1915年弗罗斯特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此后他的诗名日盛,分别于1924,1931,1937,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晚年的他已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的诗往往从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素有“新英格兰诗人”之称。这与他诗中大量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有关。波士顿以北多岩石的牧场,殖民地时代的建筑,耐人寻味的石头围墙,以及那里居民粗犷的感情、耕耘生活的艰辛等等,都成为诗人作品取之不尽的素材。他的诗把新英格兰的风貌和当地人的特征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可以说新英格兰乡间生活的各个侧面,弗罗斯特都写到了。 

       但弗罗斯特并未沉洒于描绘美丽山川和旖旎景色,他的诗虽然保持了一些传统的形式和格律,气氛也较轻。

     

    • 标签:
    • 赵州桥
    • 阅读
    • 坚固
    • 语文
    • 三年级
    • 特点
    • 第二
    • 学习
    • 设计
    • 学生
    • 劳动人民
    • 美观
    • 小学
    • 重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