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乐 曾义芝 《口耳目》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口 耳 目》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丰乐   曾义芝

    • 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

    • 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

    2、过程与方法: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 通过三维目标的方法来写教学目标,这一点做得很好!如果能分两课时来写教学目标,就更好了。

    •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2.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 教学难点

     1.能自主读写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通过学习,感悟汉字的形象性。  

    教学准备:课件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叫“龟甲”,远古的人们都是把文字刻在龟甲上。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龟甲”的故事。

    2.教师请让学生猜一猜龟甲上刻的是什么字?

    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把“图画──甲骨文──简化字”一一对应起来。

    3.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知道吗?你们刚才所认出的这12个汉字(指龟甲上的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们的形状跟动物的图形非常像。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象形字”。 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46页,请大家看看图画,拼拼音节,读读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看哪个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里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2.借助图画,借助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互助学习,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1.仔细观察汉字的(图画──象形字──简化字)演变过程,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2.四人小组互助学习,每人选择其中的两个生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图画与汉字的关系。

    4.区分“目”和“木”的字义。出示下列词语让学生读一读:目光、节目、木马、树木,让学生结合熟悉的事物感知字的意思。

    四、连一连

    第48页连线题。

    // 在识字环节,应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利用生字去说一些句子、编一些儿歌,让学生更多地去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记忆”环节。

    五、趣味阅读:

    阅读材料《几个象形字的由来》、《口的由来》、《山》、《田》

    六、说话练习:

      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字,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

      ⑴给这个字找一个朋友。(如“耳朵”、“山羊”、“毛竹”等)

    ⑵说一两句关于这个字的话。(如“熊猫爱吃竹子”)

    // 曾老师提供了拓展阅读的篇目以及说话练习的具体要求,这一点非常好,值得其他老师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12个象形字。

    二、指导写字

     1.认识新笔画“竖”、“撇”、“捺”:

      请把笔和本准备好,在学写这三个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3种笔画,

      第一种“竖”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第二种笔画“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三种笔画“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 下轻轻收起。

      (可以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2.笔顺规则:

    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三个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一”,一共是四个,如果四种笔画到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现在老师说两条笔顺规则,看谁听得准,记的牢。“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⑴ 书写“十”:
    ①分析笔画“十”有几个笔画?

    ②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③学生观察媒体资源上的范字。

    ④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十”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带针尖的竖。

     ⑤教师带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⑥教师请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⑦评议;继续练写。

     ⑵书写“木”、“禾”:

     ①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然后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教师范写这两个字:

      “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字写法相同。
     ③教师带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④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⑤小组评议。
     ⑥练写。(在学生书写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三、快乐阅读:

    阅读材料《小白兔》、《木筏》、《两只羊》、《阿宝的耳朵》

    四、说话练习:

    猜字谜、编字谜。(如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

    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或者学生编,学生猜。

    // 曾老师提供了拓展阅读的篇目以及说话练习的具体要求,这一点非常好,值得其他老师学习。

    五、布置作业。

     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

    • 教学ppt资源
    • 教学反思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教师
    • 汉字
    • 生字
    • 图画
    • 笔画
    • 老师
    • 象形字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