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网校浅析第一课——网校简介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本课目标

    1.了解什么是中小学网校。

    2.了解网校运作模式。

    3.了解网校发展历程

    • 引言

    目前,在因特网上,国内以中小学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网站已有数百个,网校已是一个时髦的名词。各个网校打出的“ 名校多师” 、”网上听课” 、“最新习题’ 或“ 在线测试” 等特色服务, 宛若一幅幅金字招牌, 让求知若渴的笋生和爱子心切的家长们“ 乱花渐欲迷人眼” , 难以下手。那么到底什么是网校呢?

    • 一.什么是网校?

    简单地说, 网校就是把不在你身边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连接输送到你的眼前, 使你纵然远隔千山万水也能领略到全国重点名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是教育领域内课堂教学的延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等学习资源, 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一方面, 这些资源可以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 另一方面, 成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其中,和大家共享。更重要的是,它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系统的学习知识,潜移默化的提高学习能力。

    • 二.办学模式

    (一).国家机构企业学校多方合作

     这种办学模式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希望网校。她是我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北京水木清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向社会推出的,很快得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四中和景山中学的支持。其目的是加强对已有希望小学的后续扶持,使其能够尽早地获得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资源。让越来越多边远地区师生上培训和学习,从而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企业与学校合作

    它由一所重点中小学和一个网络公司组成。公司提供资金,技术等,学校提供教学和管理的资源。这种网校一般设有基础学校各年级课程进度表,本周的同步教学,疑难解答,教学方法研究,新闻动态,校园聊天室等。

    (三).企业主办

    这种模式就是企业没有与某所中小学校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由企业独立主办.所需教育资源是通过购买或聘请相关教师来制作,或者承担教学和辅导等工作而形成的。

    (四)学校主办

    这种模式有的是一所学校独立主办,有的是多所学校合作创办的\\\\\\\\\\\\\$其优势在于关系简单。学校积极性高!教学资源有保证,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困难,学校缺乏较高的技术开发水平,缺乏招生,运营的经验等。

    • 三.推广模式

    (一)B2B

    以北京大学附中附小网校为代表,即不直接面向学生用户,而是面向各地学校,通过与各地学校结成合作院校,最终达到为终端用户学生提供服务的目的。

    (二)B2C

    以北京101网校为代表,即直接面向学生用户,通过连锁加盟方式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拓展各地市场。各分中心和代理机构发挥销售学习卡和品牌宣传的作用。学习卡类似手机充值卡,学生只要购买或进行学费充值就能够上网进行学习。或者学生缴费获得登陆网校进行学习的资格。

     

    (三)两种模式的融合

    随着各个中小学网校业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两种推广模式呈现融合的态势,现在中小学网校基本上是(两条腿走路)。不同的版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比如学校版就采用B2B的模式。学生版就采用B2C的模式,尽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 四.网校的发展历程

    1996 年8 月, 国内的第一家网校— 国联网校在北京亚运村筹资兴建, 其投资者为国内较早的ISP接入商— 国联在线。那时互联网络在北京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国联网校的最初宗旨是使网校成为正规教育的强有力的补充与辅助。从当时所开设的栏目, 如“ 同步教学” 、“ 网校生活” 、“ 名校试题” 等就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的格式基本上是文本形式, 比较单调。

    同年的9 月份, 由高拓公司创办的101 中小学网校在北京开通。网校以“ 优秀的师资资源为全社会所共享, 实现名师共享、名校共进, 开创现代化教学模式, 造福社会” 为宗旨, 借助北京101中学的名校力量与雄厚师资, 在北京迅速成长起来,并在全国各地发展了5 0 余家代理分校。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101 网校掀起了国内网校学习的热潮。

    到了1997 年, 网校课程中加人了声音、图像等内容, 教学形式也更加活泼。普通学校里的教师对网校也有了更多了解和认识。与现在所有的网校相比, 当时的国联网校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而在业外人士看到这一商机的同时, 国联在线似乎对网校的未来从信心上打了折扣, 没有大力投资去做。

    1997 年3 月, 国内的第三家网校— 由国讯教育集团创办的国讯网校在长沙开通。其在内容、技术以及多媒体的应用上都有了很多的先进之处。随后, 借北京五中名校之优秀资源, 由万恒盛业公司投资创办了北京万恒五中网校。如果说国联网校、101 网校是网校中经历过IT 风云的少年的话, 那么其时的万恒五中网校就应该是一个热血澎湃的少年, 它充满了朝气与活力。除上之外, 那时若在网络上搜索, 也能搜到像百灵、全通达等外地网校。

    1998 年, 已有的几家网校都在寻求新的运营模式, 以使网校更好地辅助传统教学。这时候, 北京相继出现了由泰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景山学校联合创办的北京景山中学网校、由实验金晖网络公司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合作的天天向上教育网校、由继往科技开发公司和北京四中共同创办的北京继往网校、由国内的教育软件开发商科利华公司投资和北师大附中合作的科利华北师大附中网校以及北京育才联合网校等等。

    1999 年, 北京出现了汇文网校、华育网校等, 外地也出现了像深圳网校、智锐网校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网校。应该说在19 9 9 年的上半年, 甚至到第三个季度, 网校事业给大家的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

    2000 年, 是中国互联网事业最艰难的一年, 这时在北京还是有商家毅然决然地投资了网校。由香港望子龙(北京)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广渠门中学合作的宏志网校( 教育110 网校) 诞生了。虽然没听见大的动作, 但他们能够在互联网事业如此低谷时投资网校, 除了胆量外, 应该还有对网校未来发展的正确预测。就在整个互联网络开始进人低谷阶段,由度日艰难向2 0 01 年的更低谷滑去时, 网校也经历了空前的考验。和其他类别的网站相比, 只要有人上学, 那么就会有学习上的问题。网校虽然不是最好的问题解决办法, 但却是一种有力的辅助教学方式, 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时的网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网络教学的载体, 已经向教育、教学产品化发展了。

    2000 年9 月, 在K 12 教育网推出国内的第一套大型教育资源库后, 许多的网校也相继推出了诸如数字校园” 、“ 数码学校” 以及“ 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等相关产品。教师从最初对网校认识的陌生和模糊到今天提到某类教育、教学产品就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网校也开始由单一的从网上教学转到了传统的教育软件开发层面, 既保持了网校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也在中国教育软件的大好市场中争得了一席之地。网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寻求新的转机。

    • 五.网校的衰落

    从九十年代末二十年代初200多所网校到如今的网络上只剩下四十几所网校,其中比较好的网校也只有寥寥几所,网校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究竟网校为何走向低迷,它有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敬请期待后面的学习。

    • 六.网址分享

    北京四中网校:http://www.etiantian.com/

    101远程教育网:http://www.chinaedu.com/

    学而思网校:http://zt.xueersi.com/ziliao/

    沪江网校:http://class.hujiang.com

    黄冈中学网校:www.huanggao.net

    • 七.参与活动

    1.浏览各大网校平台,然后投票给你认为最好的一个网校

    2.通过你对各大网校的浏览,请谈谈你对网校的看法

     

     

     

    教技1102 雷诗捷 1504110220 李幸 1504110221

    • 标签:
    • 中小学
    • 网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