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洞 曾婧 坐井观天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12坐井观天第2课时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青蛙和小鸟由于处在不同的位置,拥有不同的眼界而发生的关于“天有多大”的争吵。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10个生字及“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1. 读好三个不同语气的句子。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好青蛙与小鸟的3次对话。

    3. 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课文主题。通过续编故事,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语境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熟练地认识生字。

    2. 通过反复朗读,扩展想象,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

    3. 在自主识字中运用所学生字,在互相阅读作品中,巩固生字,读写有机结合。

    4. 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青蛙与小鸟的3次对话,明白它们因处境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眼界,应该学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切勿自以为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2. 感受创编故事的乐趣,并在创编中受到情感熏陶。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识字基础。一部分学生的识字能力很强,能运用多种办法识字。

    2. 学生对于分角色朗读很感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表演。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学生已掌握写简单句子的能力,乐于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10个生字及“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读好三个不同语气的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好青蛙与小鸟的3次对话。

    4、明确小鸟与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样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读好青蛙与小鸟的对话,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资源设计】

    1. PPT课件(荔湾区电子教材)

    2. 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阅读材料

    3. 教师补充的写话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 明白青蛙与小鸟对于“天有多大”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坐进观天》的生字词,现在复习一下生字词吧:请你们又正确又响亮地跟它们打打招呼吧!

    1.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他们进行了三次对话。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看看它们到底在吵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可以为这节课的读课文巩固知识。复习上节课讲过的问题可以顺利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令学生有一定、自然的心理准备。】

    二、研读课文,感悟主题

    1、学习2-3段,理解第一次对话:

    (1)谁来扮演青蛙和小鸟,读一读第2和3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生回答:(预设:我知道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很远。)

    (3)小鸟飞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预设: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空很大。)(师板书:天空很大)

    (4)师指导朗读问句:青蛙的话是什么句?(预设:它是问句。)问句应该怎么读呀?(预设:要升调。)请你们来试试!

    2、学习4-5段,理解第2次对话

    过渡:对于小鸟的回答,青蛙满意么?(预设:青蛙不满意。)于是它们开始争吵。

    1. (师出示段落)生自读:请你自己读一读这两段话,想想它们在争论什么?

    2. 它们在争论什么?(预设:它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青蛙眼中的天有多大?(预设:井口那么大。师板书)

    3. (出示句子:天不过井口…….。)指导朗读:同学们,这一句话能不能换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为什么?(预设:因为这样就不能显示青蛙的自大了。)是的,请听老师读一次,注意挺清楚哪个词是重读哦。你们来试一试吧!

    4. 这说明青蛙是个怎样的动物?(预设:它是个自以为是的青蛙。)

    5. 小鸟眼中的天有多大呢?(预设:无边无际。师板书)

    6. 结合图片理解“无边无际”:请看这些图片,你能用什么词形容它们?

    7. (出示:天无边无际……..)指导朗读:“天无边无际,很大”跟我们这一句哪句好?(预设:第二句好。)屏幕上这个句子谁能读好?(强调“大得很哪!)

    8. 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预设:因为它们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法不同。)

    1. 学习6-7段,理解第3组对话

    过渡:青蛙相信小鸟说的吗?

    (1)师范读:请听老师读一读它们的对话,边读边想。(读出“笑”的不同语气)

    (2)青蛙为什么笑呢?(预设:因为它相信自己不会弄错。)(他会怎样想呢?请用上“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里想 。”)来说话。青蛙多自信哪!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它,就是“自以为是”。(板书)请你带着自以为是的语气,带上笑容,读读青蛙的话。

    (3)青蛙笑后,小鸟也笑了。小鸟笑什么?(预设:它笑青蛙太自以为是,只看得到井口一样大的天空,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会怎样想呢?请用上“小鸟听了青蛙的话,心里想: 。”来说一说。

    1. 读小鸟的话:尽管这样,它还是很耐心地回答了青蛙的问题。请你带着耐心地语气,带上笑容,把小鸟的话读一读。

    【设计意图:教师带学生详细地理解后两次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清楚地了解到青蛙的无知与自大,进而理解课文主题:不要做井底之蛙,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三、升华主题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谁说得对?为什么呢?

    1. 生讨论:请你们和同桌讨论一下。

    2. 生汇报:(预设:我觉得小鸟说得对,因为青蛙只是坐在井里,看到的天空很小。)

    3. 师总结:是呀,小鸟已经告诉过青蛙了,可是青蛙却一直很自大,不愿意承认错误。同学们,你们要不要向青蛙学习?(不要。)

    4、介绍寓言故事:我们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通过讲动物的故事来告诉我们道理的。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1. 生汇报

    2. 师总结:没错。(出示电子教材)当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像小鸟一样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能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犯了错误还不承认。

    过渡:同学们,学完了这篇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大展身手,分角色读一读啦!

    1. 同桌分角色读:(旁白一起读)

    2. 师生合作分角色读:师(旁白),男生(青蛙),女生(小鸟)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一定的判断是非能力。通过自己讨论、发言,学生能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分角色朗读也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1. 拓展阅读:

    1、同学们,你在读课外书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像青蛙一样的动物?

    2、生汇报

    3、说不出来没关系。老师这里介绍几篇故事给大家看。看完以后你就知道得更多了。请拿出大书,小声读出来,看看有没有跟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动物朋友。

    1. 必读:《井底之蛙》、《一孔之见》、《盲人摸象》

    选读:《夜郎自大》、《管窥蠡测》

    【设计意图:既扩大阅读量,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并深化本篇课文的情感主题。】

    五、续写故事:

    过渡:我们刚才看了那么多的故事。下面老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1.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越想越不福气。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它想尽办法跳出了井,跟着小鸟出来看看。

    2. 它们来到了哪儿?(师出示图片:天空、田野、花园、草原、大海……)他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呢?(图片:小白兔、乌鸦、雄鹰、大熊猫、大雁……)

    3. 写话训练:青蛙跳出井后,来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它对小鸟说了什么?请续编第四次对话。

    1. 师示范例子:

    例一:青蛙跳出井后,跟着小鸟来到了碧绿的田野上。看到田野那么广阔,它对小鸟说:“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呀!小鸟,是我错了,我再也不坐井观天,做一只井底之蛙了。”

    例二:青蛙跳出井后,跟着小鸟来到了大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它对小鸟说:“大海又宽又远,真漂亮!小鸟,你说得对,我以后再也不自以为是了。”

    1. 生写:请你拿出4号本 ,写一写。写之前要记得空2格哦。摆好写字姿势。请动笔!

    1.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品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编故事。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师范,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或者无法准确理解写话的要求。因此,在这里,我给了两篇范例给学生,以此来引导那些中下生。】

    1. 总结回顾: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篇寓言故事,老师希望大家在假期多和家人出去外面看看,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哦!下课!请和后面的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上跨越式的课程。秉承着“创客教育”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原则,我这一节课采取“211”模式。前20分钟主要围绕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引出寓意。另10分钟主要是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分享读后感受。最后10分钟为小练笔,主要是续编对话,并展示学生作品。

          这一次课程,整节课的教学流程顺畅,教学设计结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融入了创客教育,并不违背学科特点。教学目标达到的效果不错。另外,学生的亮点很明显:一、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很多学生可以完整、流利地说一段话;二、学生阅读能力很强,基本都可以做到坐姿端正,阅读习惯良好,边看边圈画;三、学生思维很活跃,比如在比较句子时,被问及喜欢句子的原因时,个别学生的回答让在座的老师震惊,出乎所料。四、读书动听,既没有唱读现象,也注意到了抑扬顿挫与感情的结合。

        当然,这一节课也有不足,比如:1、生生互动太少。由于不熟悉跨越式教学,担心时间不够,生生互动环节被省掉,这就导致后面的写话环节,部分学生的表现没有平时的好。这里如果插入生生互动,交流完后再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可能效果会好很多。2、教师的引导能力有待加强。在引导学生发现青蛙与小鸟是怎样的动物时,由于教师的表述、引导不够精简到位,学生虽然达到边沿上,但引导入“自以为是、自大、自信”方面仍花了较长时间,这也直接导致写话环节时间不太够。

        虽然是新尝试,但是这无疑对学生是帮助巨大的,因为课堂上保证了学生的大输入与大输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很有用。希望在下次的课程上,我可以改正缺点,发扬优点,继续前进。

     

    • 标签:
    • 课文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