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切的使者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案2


    章节名称

    亲切的使者

    模块

    初中美术人美版第一册

    学科

    美术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综合.探索

    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并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创新实践,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美术表现的能力,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设计的思维能力及步骤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设计吉祥物为活动内容,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吉祥物的基本特征,利用设计思路通过识读图像,形象归纳,创意引导,用设计的方法完成吉祥物的设计。利用的媒材是“五福娃”,教学活动要突出的是“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吉祥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吉祥物设计的步骤、方法。

    过程和方法

    结合对吉祥物基本特征的了解,按照所学的创作步骤和方法,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并与主题相关的吉祥物。完成知识的学习、理解到运用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集体创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关心社会、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学情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本课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七年级中学生学习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初一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这也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3、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初一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教情分析

    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制定教学方法。他们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对事物拥有一定的见解。大部分同学对卡通形象喜爱并了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吉祥物的设计方法,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创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吉祥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吉祥物的设计步骤,方法。

    ppt中的例子引发学生探究吉祥物特征要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吉祥物设计创作中如何体现活动的主题特征。


    通过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吉祥物设计方法,加深理解。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体育运动主题下围绕吉祥物设计的鉴赏、体验课。知识重点是吉祥物应具有的基本特征要素,难点则是在吉祥物设计创作中如何体现活动的主题特征。而要达成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把握,主要通过作品鉴赏。教师评述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方式来完成, 同时考虑到学情安排,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学习过程,学生的体验实践则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在采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分析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创作的方式,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培养团组之间的分工协作,保障课堂效率。

    教学环境设计

    软件准备:教学ppt 吉祥物玩偶

    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导入









    任务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设问引出新课,引导学生对于冬奥会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奥运气息的联想。


    带领学生熟知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的理念,

    师:“双奥之城、北京之约”



    教师启发指导,教师引出所要贯穿本节课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冬奥活动,吉祥物设计作品。教师进一步阐释任务和小组任务分配,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吉祥物设计相关知识的主动思考。

    师:“同学们是不是产生了疑惑?什么是吉祥物设计?如何进行吉祥物设计?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学生思考并进行组队

    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吉祥物设计的主题规划。并产生对于吉祥物设计的问题探讨






    学生通过项目任务的发出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

    能够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民族自信,激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



    教师引入项目式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之后在“做中学”中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该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对于中国地域人文内涵的

    观察的理解







    该环节引起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有利于从教师的单向灌输到学生主动探讨和思考问题的转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环节

























    教学过程




















































    作品创作环节



    课堂总结

    回顾评价

    教师通过视频方式引入最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物——冰墩墩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随后进行冰墩墩吉祥物的解读





    教师通过对冰墩墩的系统解读进而引出吉祥物定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环节,在活动中尝试分析

    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的相关知识,教师给每一小组分发五福娃玩偶其一,带领学生从原型、纹饰,寓意,颜色,代表地域等尝试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上台一次展示

    教师补充和总结吉祥物特征知识点。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爱的吉祥物,那么这些可爱的吉祥物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吉祥物的设计过程

    教师采用讲授法,讲解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并引导学生依据设计思路将知识迁移到自己的吉祥物设计当中。

    1、确定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回顾项目主题,回归课堂任务)

    2、选定原型(教师以五福娃举例引导吉祥物原型的多样性)

    3、造型设计

    提取主题相关元素(教师以冰墩墩为例引出主题相关元素可体现于表情、头饰、纹饰、服饰、动作上等等。)

    拟人化变形(以

    类比法图像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拟人化的具体体现。

    3、色彩选择(选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对于上节课饱和度知识点的迁移,饱和度越高,色彩明亮,越能够吸引人。)

    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迁移。

    教师总结吉祥物设计思路



    1. 指导学生:留下时间给孩子们调整画面

    2. 回顾课程

    调节课堂气氛,加强学生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 总结提升

    希望学生在生活中更能热爱生活,热爱美术,懂得设计对于文化内涵的承载力,一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奥会!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吉祥物设计





    教师总结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思考并且大声朗读吉祥物定义











    同学们通过小组协作

    观察分析其特征和理念。

    并上台展示





















    学生思考探究



















    学生思考并逐渐将知识点迁移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学生思考回顾项目任务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吉祥物原型的多样性,并构思自己吉祥物的原型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进行课堂互动问答















    学生观察图像,辩证分析









    学生观察图像,并进行知识点迁移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开展







    学生回顾思考本节课课程




















    让学生最熟悉的吉祥物带领学生走进本课的内容,消除部分学生对学习设计类美术课程的畏难情绪



    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教师引导进一步了解吉祥物相关知识。为后面对于吉祥物定义以及特征相关知识的理解做准备。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思维,启发联想解决教学难点。







    该阶段正处与课堂中期,学生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后易产生疲倦情绪,此时教师带领学生做各小游戏,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采用学业游戏法。

    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进步锻炼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和文化理解,美术鉴赏能力。













    通过吉祥物的一系列介绍进一步引申到吉祥物的设计过程,同时运用讲授法、案例学习执导法、为促进知识点迁移,同时帮助进一步开展作品设计来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并且对于上节课“饱和度”知识点进行迁移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